读瘾发作读书想法

《万历十五年》:身为皇帝的无奈

2021-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年里读若水书

应该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有过一个皇帝梦吧,幻想着自己能穿越到古代,成为一统天下之主,从此锦衣玉食,坐享其成。如果你也有过这个梦,不如来读读这本书,读完之后大概就会明白,身为一位皇帝,并不轻松,想要成为一位名传千古的明君,更是难上加难。

一直以来,或许我们都对皇帝存在着一种偏见,我曾经以为,那些最后走向衰败的王朝,都证明了皇帝的昏庸无道。现在,我才了解,皇帝做为一个人,并不能与社会制度,以及历史相抗衡。在这场浩瀚的时间长河中,所有历史的缔造,都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推动完成的。

本书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十岁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十岁的这一年开始,由于他尚未成年,因此,身边有两个人辅导他。一个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作为老师监管;另一个是宦官“冯保”,掌管各项内廷事务。他俩的结合,对以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张居正,在朱翊钧幼年时,对他的教导一丝不苟,亲自编定了教科书,规定他每个月的三、六、九上早朝,剩下的时间,一部分攻读各种经书、历史,另一部分批阅奏章。朱翊钧也对张居正,委以重任,全力支持张居正,一起进行改革,推行一系列政策,使得万历朝的初期,面貌焕然一新,经济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

这场改革,进行了十年左右,到张居正去世,朱翊钧从此开始了他的亲政生涯,万历朝也自此步入了下坡路。万历十四年之后,朱翊钧开始沉迷于酒色之中,身体逐渐虚弱,到后期的三十年不上早朝,国家几乎停止了运转,导致明朝走向衰亡。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驾崩,终年56岁。

朱翊钧为什么在位前期,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后期却急转直下,日夜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其原因在于几个:

1.在立储一事,他想要废长立幼,让他的宠妃——郑贵妃的儿子,当上太子。朝廷文官们觉得此事,不符合伦理纲常,为了此事,他与文官们争执了十年之久,最终未能如愿。

2.朱翊钧从小就被教导,敬重天道,效法祖宗,时时检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但他执政多年后,渐渐看清了人性,人们并非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注重道德,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而这些是无法消灭掉的。

3.他明白了“皇帝的真相”,虽贵为天子,但也不过是一个,实行种种制度的工具罢了。他没有办法抵御朝廷官员们的力量,又不想被永远牵制住,所以选择了消极对待国事。

去追究这些原因的根源,就会发现,问题出在一件事情上:文官制度。从唐朝开始,中国经历了一次巨大变化,经济中心从华北转向了华南地带,这就直接导致了,之后文官们的崛起,将领士兵们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

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他登基之后,强制撤销了宰相制度,以便独揽政权,结果事与愿违。之后出现了“内阁首辅制”,后代的皇帝们为了平衡势力,提拔宦官,还造成了“宦官专权”。明朝后期,文官们和宦官行使的权力,远超于宰相。

到了万历时期,文官政治已经走向成熟,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成为了国家的主要原则。文官背后的关系,盘纵复杂,皇帝需要做的事,就是学会与文官们相处。

身为皇帝的朱翊钧,在朝堂之上,虽可以按奏惩处不喜欢的官员,但不能提拔自己喜欢的官员;虽可以定夺官员们之间的冲突,但不能去改造制度,避免之后冲突发生,唯恐群臣,群起而攻之。在这种环境下,纵使皇帝有万般智慧,但却束手无策,意义何在?

文官们只希望,皇帝是一个拥有中立态度、遵循各种礼仪、注重道德规范、按他们规矩做事的人。在解决事情时,不需要皇帝提出己见,只需要他在双方争吵的时候,定下决策。这样的皇帝,在文官们的眼中,才是一位明君。但现实是,朱翊钧并不是这样的人,他设法保持自己的个性,不甘心沦为朝臣们的工具,所以最后的“不理国事”,也是他能做出的唯一挣扎。

在明朝,将道德伦理作为根基,治理国家,朱翊钧身为天下之主,也就成了表率,一举一动都会失去自由。在他努力循规蹈矩时,却观察到官员们的言行不一。最致命的是,官员们口中的各种伦理道德,没有成为约束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反倒成为了衡量朱翊钧自身“圣明与否”的利尺。这一切,都让他认为,所谓的道德条约,就是一种虚伪的装饰。

作为皇帝,本该让官员们动用自己精神力量,用道德感驱使他们为国效力,但他已对人性失望,这也促使了后期,文官们为了各自利益,分崩离析,导致王朝最后走向衰亡。仔细想想这一切,究竟是谁的责任,造成的结果?

历史,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法律体系不健全的朝代,所有人都只寄托于,用道德精神约束行为,是不可行的。道德毕竟只是一种观念,遵循与不遵循,全在人们的一念之间。

皇位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它代表着权威和道德象征,却没有绝对的决策权。但一个完全实行专权制度的国家,也还是会有很多弊端。纵观历史,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无奈,也总有问题等着解决,任何制度都有缺陷,都需要不停地完善。我们现在能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也应该感谢历史,正是通过过往的一次次尝试,才有了如今的社会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