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追热点,你想过为什么只有3%的企业做到媒体产品化吗
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些自己总结的商业模型,便于大家对企业的分析。其中很多都是自己接触的创业公司,这次我拿一个成熟的企业来分析,其中有两点全部企业都能用得上,而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做好的。本次案例拿布丁酒店作为分析。
人人都谈消费者升级,都想抓住这个风口,就连很多酒店都不断顺应这个发展趋势,但很多人没有认清自己的消费人群。
如今,18到30岁大部分还没有到中产阶级阶段,他们是准备进入这阶段。
他们处在科技迭代很快,生活节奏很赶的时代漩涡,所以他们经常很焦虑、迷茫——“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从小处在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环境,所以他们追求个性、自由、爱生活——“蹦腾在草原的脱缰之马”
他们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不仅就业压力大,而且家庭压力也很大——“驮着1顿物品的驴”。
所以,我们以洞察消费的角度从新挖掘布丁酒店的市场和改进不足。
但是,旅游和住宿对年轻人,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低频讨论的话题。加之如家与七天等经济型酒店占据着领导地位,布丁处在跟随准备进入挑战性的品牌阶段。
一住宿可能往往想到的是领导品牌,而且他们门店多便于寻找。而布丁专注年轻人市场,那必须多方面展示着年轻化的品牌,迎合年轻人的特性(以顾客为中心)
这样才能强有力地占据这个细分市场
新视觉挖掘核心策略
我们可以从传统的4p理论寻找新思维,寻找年轻化的立足点。
产品(product):包括酒店的住宿用品、服务、寻找成本,整体环境等。
发现:除了橘黄色这种色调外,其他并没有太多凸显年轻化。
价格(price):经济型,价格符合年轻人定位。
渠道(place):针对酒店特殊性,这里主要讨论传播渠道。
发现:布丁酒店顺应年轻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但运营内容缺乏年轻化(如微信公众号内容)。
促销(promotion):主要是打折
从上面的推论和挖掘传统的理论(结合营销理论“4C”中的顾客、沟通;“4R”中的关联、关系等)得出我们的核心策略:
以顾客为中心,从洞察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出发,转化传统的思维视角:布丁媒体应该产品化,布丁酒店产品应该媒体化。
以此来扩大布丁酒店的知名度、入住率、以及扩大布丁生活的使用率,使酒店更凸显年轻时尚化——年轻人的生活家
布丁产品媒体化
布丁产品本身也可以媒体化:有内容、互动、社交、分享
所以产品媒体化的同时加入互联网思维,且线上线下相结合。所以所有的策略围绕布丁的人群定位和品牌调性——时常彰显自己的年轻化(年轻人的生活家)
1、有内容、分享:
设计一种线下场景,让产品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提供意义、故事和内容。
可口可乐因为在瓶印上台词,增加了内容,让可乐不仅仅是可乐,还是对某个经典电影场景的回忆。布丁不仅仅是满足住宿,他还是一个年轻、个性、缓解压力的象征。
那么,布丁肯定要有内容和故事支持,像一个媒体有内容所看
布丁酒店可以在每个房间放一个布丁品牌卡通形象(阿布),阿布弄一个大的二维码,顾客只要扫码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或布丁生活(首次可以拿代金券),重要可以看每个酒店曾经来住宿客人在旅游发生的一些奇事,自己也可以分享在这次旅游发生过的美妙事情,还有机会抽每天幸运奖,每个布丁酒店建起也应该包装有故事。
2、有互动,让年轻人可以玩起来:
布丁酒店设置更多场景,让顾客玩起来,彰显年轻化
可以模仿优衣库的“搭出色”活动。
在布丁酒店大厅设置几个巨大的镜像屏幕,顾客站在屏幕前,屏幕会自动把人像扣出来加到屏幕的背影中,背景是酒店所在城市的著名风景区,可以主动打印照片。
3、社交、使产品更具粘性:
社交是一个媒体或者app增强粘性必备的功能,布丁酒店应该营造一个社交场所顺应年轻化。
微信或布丁生活app扫描每个房间阿布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之前住过的旅客,以及他们主动晒出的旅游照片和趣事,也可以留言给他。
当然,也可以留言给下位有缘人,像漂流瓶一样被下一个人看到。
对于喜欢穷游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在布丁生活或微信公众号发出众筹旅游,获得成功的穷游者必须分享整个旅游的感想和各个著名旅游景点照片,必要时直播一些现场场景。
这样就增加布丁生活app的使用率,增强粘性和话题感。
布丁媒体的产品化
布丁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方面抓得比较早,最早可以在微信订房,也布局了生活服务平台——布丁生活app。
据艾瑞数据了解,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八亿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随着短视频、直播、内容平台等自媒体的崛起,这也是应对年轻化必须考虑的因素。
我对布丁酒店微信公众号的分析,内容过于推销化,缺乏年轻人喜欢的内容价值(导致阅读量很低,粘性差,)。不仅布丁这样,如家、七天等很多企业都有着这样的情况。
我们提出,布丁的媒体应该产品化,让媒体具有产品属性,可以满足需求。
什么是产品?
能够持续性满足需求并获得注意的东西:
创造需求、持续性满足需求、持续性获取注意
1、创造需求:
任何产品是为某个用户需求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了企业需求而设计(以顾客为中心,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不好,太泛不会有吸引力。
自媒体满足什么?是消磨时间还是一个工具需求?
咪蒙——给普通人创造优越感,替代品:一个LV皮包;
毒舌电影——让普通人了解好电影,替代品:杂志《看电影》、懂电影的朋友;
凯叔讲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替代品:爸妈。
很多自媒体的内容并不是帮人消磨时间,而是节约时间,特别是在接受信息碎片化的时代。
因此,布丁应该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出发,打造一个年轻化,有话题性的平台。
布丁酒店——以独特的视角给年轻人,特别大学生讲解各种旅游的奇葩事情为主;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迎合他们的喜爱话题。
2、持续性满足需求:
我们都知道王老吉通过不同场景的市场教育,让人们了解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都能持续满足“怕上火”的需求。
如果王老吉一段时间满足怕上火,一段时间满足提神,那就削弱了品牌调性。
布丁酒店虽然写有关旅游文章,但不够独特,且不够专一,把他当成一个线上预订和营销化工具。
所以没有在扩大知名度和增强忠诚度起到作用,更没有与布丁生活等媒体起到互相引流作用。
布丁的公众号媒体内容运营必须持续性满足爱旅游、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同时有点焦虑的年轻人群,而不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3、持续性获取注意:
我们知道王老吉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建立了触发,每次“怕上火”的时候就容易想到它。
而媒体的产品化当然也可以形成某种“触发”,平时可能把他忘了,但是一到某个时间、某个情景就会想到他。
某个时间——罗胖每天60秒语音;
某个事件——新手机发布后可能会想到王自如。
那么,也可以一想到旅游就想到布丁酒店的年轻化
这就要把一个产品跟另外一件事进行绑定,让布丁品牌能够持续获取注意力。
但是,单纯旅游毕竟是低频率话题,这时我们应该又从所定位的年轻人出发,他们喜欢讨论的问题入手:
压力、个性、自由、创业、失业、减肥、雾霾......?
旅游为主打内容,把年轻人喜欢的话题融入其中,多与消费者互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