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8 / 爱他,就请尊重他!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Candy冰糖

01 场景还原

“哇,Tina的小脚好好吃,我要吃我要吃”!爸爸一脸“狼外婆样”,张牙舞爪准备过来吃脚。

“嗯(不情愿)~ ,不好吃,不给吃”!孩子一脸惊恐地拼命把脚往被子里藏。

“我就要吃!小手看着也好吃”!爸爸“面目狰狞”地露出“尖尖”的牙齿,还故意弄出“咯咯”的声响,好像真的在“啃”......

"啊,救命啊,不要吃我~~~"孩子已明显带有哭腔。

“我来啦,马上就要抓到啦,好好吃呀”!爸爸仍不依不饶。

“哇~~~哇~~~”孩子绝望地哭起来。

02 “逗”的后果

类似的场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屡屡上演,有时候是“吃脚”,有时候是“扔垃圾篓”,有时候是“不要妈妈了”,有时候是“抢冰淇淋”......孩子总是被迫成为这些戏的主角,被那些自以为“只不过逗一下而已”的成人捉弄,不管他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一个经常被捉弄,总是像小丑一样在众人面前出糗的孩子,人格是得不到健全发展的,性情是会被渐渐扭曲的,有的孩子会自我怀疑甚至自卑自贱,有的则可能会变得没皮没脸。

美国哈佛大学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室通过追踪数以千计的儿童,得出确切结论:在0-9岁间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在人格和情商塑造方面,出现不可逆的缺陷。

在成功将孩子“逗”哭后,成人的目的达到。此时他们或因孩子无辜的眼神而洋洋得意,或因孩子难过的表情哈哈大笑,或因自己的顺利“逗哭”而沾沾自喜。他们有些会成为“拯救”孩子的英雄,开始哄孩子;有些会成为“冷落”孩子的路人,摆摆手一走了之。根本不管不顾孩子正处于怎样一种“恐惧、害怕、绝望”的心理状态。

武志红曾经说过: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03 “逗”的原因

有人说:其实就是想逗她开心一下。可是常常整个过程只有成人始终乐在其中,也许孩子一开始是笑的,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孩子会或难过、或委屈、或绝望地哭。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玩的有点过,没把握好“度”?其实恰到好处的“逗”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玩笑的尺度不能太大,不可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人说:在老家,喜欢小孩,就用这种方式跟他们玩。听上去是出于善意,但也许这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很少有人真正问过孩子是否喜欢这样的方式,如果孩子点头,那么ok。如果孩子哭,很明显他不喜欢。其实喜爱孩子不一定非要“逗”,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给孩子讲故事,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等。要逗得孩子开心、自己也开心,同乐才是目的。

还有人说,除了“逗”,我不会其他的方式。这貌似说的通,有些人确实不怎么会带孩子。但在别人提醒你:这种“逗”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时候,有没有尝试着去改变或者学习其他的玩法呢?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用心,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比“逗”孩子强!

04 “逗一逗”成人

设想一下成人间的玩笑。

如果一个成人递给另一位成人一个冰淇淋,在对方没来得及接过时又嬉皮笑脸地收回。

如果对正在热恋的情侣其中一人说,他/她不要你了,和别人好了。

如果朋友想开“友情”一个玩笑,让你把家里所有的钱逗借他。

请问看完以上只是“逗”一下而已的话,大家是怎样的感受?是不是觉得这人怎么这样,特不爽?是不是从此和好哥们儿形同陌路?是不是觉得很难办,甚至产生和朋友绝交的念头?

05 呼吁

也许还有人很固执地说:“逗”孩子的那些只是小玩意,和成人的不能比。那我问你:她们的手和脚是小玩意吗?她们的妈妈是小玩意吗?她们刚买到手的冰淇淋是小玩意吗?

对于孩子而言,当手脚被吃掉、冰淇淋被抢、失去了妈妈,他们内心的恐惧决不亚于你失去房子、友情和存款的痛苦。

所以,如果你想要给孩子带来欢乐,让他感受到你的爱,那么请换一种他喜欢的方式。比如给他讲故事、陪他搭积木、和他一起画画,或者只是安静地陪在他身边。

儿童身心发育程度较低,缺乏知识和经验,尚不能明辨是非。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未来世界发展得更美好,请重视孩子的感受,爱他,就请尊重他,停止对他恶意的“逗”!

文章石墨链接:https://shimo.im/docs/IzP7GtLsz9UIxi5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