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2019-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付海霞_3107
今天晚上宋老师有课,丽娜从济南赶回来的,课程进行完了以后,宋老师让丽娜分享一下在济南参加的课程。
丽娜简单介绍了一下,就掏出一大堆请柬让我们买票,并且说这个很值,399一张,这课程是张翔老师和马龙飞老师带,确实不算太贵,但是近期工作比较忙,孩子学专业特长也带来了经济压力,所以我就没有计划要去参加这个课程,但我一直在想,谁可以参加这个,可以联系一下,推荐他去。丽娜进步惊人,非常自如的去给别人压任务,我觉得羡慕,当轮到我的时候,她说给你两张,突然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我干脆利落的拒绝了,丽娜说为什么不拿上,已经在找人了。我回答是我感觉强迫我,觉得不舒服。
我想起了老师在课程上说的,触景生情,回来以后就在想,又触动到了我那里?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常常会分配一些任务,销售衬衣了,啤酒了等等,那时候刚毕业年龄小,又不爱跟别人说话,每天发愁的是这些东西销售给谁去,都是憋到最后没办法就找到舅舅,在厂里给卖一卖,每次硬着头皮去找舅舅的时候,实际上从来没拒绝过的,而是很快的就帮我把东西推销出去,还有在超市工作了很多年,到超市里去,如果有人向我推销一个产品,我会很反感,哪怕本来就想买这个东西也会不想要了。
当时不愉快的那种体验,很容易就被触发了,这也是在障碍我的一个点,穿越才能成长,我们常常把过去的一些体验镌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类似的事情已发生就就触动了我们的一些情绪,这时候做出的反应是是防御。
防御在心理学上是指无意识的保护反映。从精神分析来看,这些机制大体上是由于“自我”要在个人冲动和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和谐。
作用在于保护个体免遭焦虑的侵袭和折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防御机制能使个体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面对现实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防御机制则使个体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逃避现实,甚至歪曲现实而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
学习的目的就是知道自己掉到了那个坑里,然后自己快速的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