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4:冥想的方法(非原创)
原创:万维钢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4:冥想的方法(非原创)今天继续解读罗伯特·赖特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前面三篇都是说理论,今天我们要说一点实践了。
佛学其实是特别讲究实践的,它并不仅仅是个理论体系,更是修行。就像我们没有办法向一个色盲解释“红色”一样,仅仅从智力上理解佛学是不可能的,有些概念大约只有练到那个水平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过赖特的修行水平并不怎么样,我更是没练过,今天咱们主要是纸上谈兵。
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
1.师承
现在的冥想界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派别。
一个是禅宗。禅宗的方法是思考一些公案,像寓言故事一样,有时候搞些言语上的“机锋”,然后来个顿悟。人说禅宗,比较适合诗人。
一个是藏传佛教。它的冥想方法主要是想象一些视觉意象,比较适合艺术家。
赖特练的这个,叫“内观”,英文叫 mindfulness。内观,适合心理学家。
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就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你可以直接拿过来印证在冥想中对自己的观察,所以内观派很有科学精神。
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三个美国人分别去亚洲学习了内观。其中一个人叫约瑟夫·葛斯汀(Joseph Goldstein),回到美国以后在1976年出了本书,叫《洞见的体验》(The Experience of Insight),向美国人传播内观。这三个人后来联合创办了洞见冥想协会,相当于是个教冥想的学校。
这本书的作者赖特,就在2003年前往洞见冥想协会,学习了这套功夫。
现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非常流行冥想。冥想是达到心流体验的一个办法。冥想是个有效的休息和减压方法,包括 Google 公司都专门给员工设立了冥想室。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内观的冥想可不仅仅是为了休息,也不是什么陶冶情操之类的小资活动,我们这里说的可是佛学。内观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2.“正定”和“正念”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追求仪式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弄个垫子坐在地上。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
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
这可一点都不简单。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地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
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我理解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
如果你能专注很长的时间,据说,你将进入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赖特曾经达到过这个状态。他说在长时间的专注之后,获得了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
达到能专注很长时间的水平,你接下来就有两个门派的选择。佛学有个说法叫“八正道”,我们大约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种方法。八正道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
如果你选择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你的功夫就是“正定”,这是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
而在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
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说的“活在当下”。就是你的心思不要总思前想后,应该专注于身边事物的深刻之美,对世界有一个诚实的认识。但是内观中的活在当下不是目的,专注于一个事物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洞见。
论述这一套心法的佛经,叫《大念处经》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集中注意力”吗?这可不一样。我能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是跟着作者在走,我还会随时联想到书以外的内容,这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但是冥想中的专注,可以说是“停留注意力”,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点上,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
这两天我也尝试了冥想,我发现我很难专注于呼吸。我刚专注起来,马上就会有一个想法出现,我的思想总控制不住地想这想那。那入门以后是个什么状态呢?
3.专注的两个层次
冥想功夫从低到高,大概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只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马上就能体会到冥想的好处。
这个层次赖特达到了。比如牙疼,普通人可能会抱怨和对抗牙疼的感觉,你越反感,你觉得越疼,最后你的整个大脑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跟它保持距离!
这就好比你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疼痛感。赖特有一次牙疼,他打了个比方,说过去不会冥想的时候,牙疼起来的感觉是“ouch~!”,相当于中文里“哎呦哎呦”地疼;会了冥想,现在是“whoa”,好像你看到别人牙疼而发出的一声感叹,大约相当于中文的“哎呀?”
疼痛感仍然存在,但是现在的你不会被这个感情所制约。你知道,疼痛的,并不是“你”。
能练到这种功夫,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感情用事,你永远都能调整好心情。
更高的层次,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打扰我们专注力的都是各种小想法,比如明天上班要干什么事儿、期待和你爱慕的一名女士见面、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场上的一个精彩瞬间。
赖特说,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点
都不是你当时正在做的事。要不就是在回顾过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来。
都和“你”有关。你冥想的时候不太可能自动想到天体物理学。
常常都与另外一个人有关。人都是社会动物,我们总爱想“人”的事儿。
几乎都是由大脑中的某一个模块提供的。我们上一期讲到,这些模块都是进化的产物。
你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想法是由模块产生的,通过某种感情吸引你的注意力,“试图”劫持你的大脑。这里说“试图”其实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你被各种想法所吸引,自己想要跟着想法走。
怎么跟想法剥离呢?方法仍然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赖特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说你站在一个火车站,各种想法就是火车,眼前的火车纷纷来了又走,而你始终不上车。赖特还没达到这个层次,他有时候会上车 —— 但是车开动以后,他能从车上跳下来!
咱们回想一下,这两个层次,强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 —— 我们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你就这么默默地看着它们从你眼前经过。
赖特说这就好比你在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你入戏了,一看到悲剧就哭,看到恐怖剧情就害怕,那你就不行了。如果你能想到眼前这一切只不过是屏幕上的像素、都是假象,你就不会入戏。你允许电影继续上演,但是你不受影响。
达到第一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这种能力实在太厉害了!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但是这个功夫非常难练。你并不是往一个方向拼命用力就能做好 —— 这其中,充满了矛盾。
4.四个矛盾
我们经常说高水平做事就是在各种矛盾中把握一个恰当的“度”。赖特在这本书中就列举了学习冥想过程中你会面对的四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无为”和“成功”。说你越想做到无为,就反而越不是无为;你放松不去想它,反而能做到无为。冥想也是一样,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
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这就是那些想法繁多,总是想这想那的人,他们对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差。正因为控制能力差所以才更需要冥想。也正是因为控制能力差,他们更难以做好冥想。
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就好像牙疼,你越想它越疼,但如果你承认牙疼,选择接受事实,你反而能跟它保持距离不受影响。你越要把它推开,它反而离你越近,而当你接受它,它反而控制不了你。
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你反而迈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