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艺术之家

这个女人经历纳粹式监狱暴行6年,却活成一代名媛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104人  公主悦读

每个人一生,几乎都充满了坎坷和崎岖,从出生到上学,从结婚再到死亡。每一个时段都会让我们结识不同的人,走过不同的坎。我们的心境,往往也在这些逆境中泛起波澜。

小时候,我们立志做出一番事业,实现一番理想。曾经的我们,在考清华还是北大之间犹豫不决,但“路遥知马力不足”,渐渐地我们发现,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处处都是坎坷和崎岖。到头来,我们告诉自己,是自己想太多。

往后,我们放弃挣扎,随波逐流,慢慢失去了本心,我们开始不知自己要的是什么,只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年又一年。

到了最后的最后,我们不得已向命运屈服,庸碌一生。


今天的主人翁叫郑念,是民国最后一位大小姐,老上海名媛。

郑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北平燕京大学。30年代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获硕士学位,是绝对的知识分子。

故事要从留学英国开始说起。在英国留学的过程中,姚念媛认识了同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郑康祺,二人相爱并登记结婚。

夫妻俩肄业归国,恰逢抗日战争爆发,二人立志为国效力。郑康祺加入外交部,驻扎澳门,姚念媛在旁辅佐。好景不长,1957年,丈夫死于癌症。姚念媛为纪念亡夫,改随夫姓,取名郑念。

前半生的风和日丽,因为丈夫的过早离世戛然而止。此时,郑念开始初尝生活的苦涩,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1966年,中国进入“疯狂的十年”,郑念被红卫兵以“英国间谍”的名义收入监狱,抄家并没收了郑念所有的财产。

狱中的六年并不是弹指一挥。连续六年,郑念遭到轮番审讯、精神虐待甚至是拷打逼供,被迫去承认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大部分的囚徒都在万念俱灰之下认罪。而郑念,一个前半生娇生惯养的女流,却抗下了压力,坚决不承认罪名。

于郑念而言,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依然要活得优雅从容。没有阳光,就去享受风雨的清凉;没有鲜花,就去感受泥土的芬芳。

狱中,郑念依然坚持打扫囚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清理身体。看守员嫌其麻烦,她就拿出毛主席的“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怼回去。

她还借来针线将毛巾缝制成马桶垫;给贮存水用的脸盆做盖子防灰尘……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生活再难,她依然在阴霾中尽心找寻温暖,在暗夜中尽力探求光明。

除此以外,郑念还坚持摆事实讲依据,拿出各种证据为自己辩解,她的这些行为,在看守人员看来是“顽固和好斗”,但在她看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郑念在《上海生死劫》中写道:

抗争,也是一种积极的举动,比忍耐、压抑都容易振奋人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品格。对我个人来说,也只有以积极的抗争作为兴奋剂来激励自己的意志。

1973年,郑念从监狱中释放,始一出狱,就被告知女儿早已死于非命。而此时,郑念早已年过半百,偌大的世界,已经没有自己的亲人。

5年以后,政府官员就郑念被错误逮捕和监禁发表声明道歉,但本该幸福的年华早已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

63岁,郑念孤身前往美国。在美国,郑念写下了英文自传作品《上海生死劫》,讲述自己的半生遭遇,一经出版,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自定居美国以后,郑念再也未曾归国,虽然国内的半生多以悲剧为主,但她依然对祖国心存感激,将自己的全部稿费捐给了美国的一所大学,用以资助中国留学生。

直至2009年,郑念在美国家中病逝,享年94岁。

郑念的一生,几乎都在独自与逆境抗争。生活可以欺骗自己,但自己不能。

恶劣的环境从来不能使她变得随便与敷衍,她始终坚持对生活的要求,沉着冷静地面对发生着的一切,在陌生而糟糕的环境中觅得新的生机。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坎坷和崎岖。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在阴霾中尽心找寻温暖,在暗夜中尽力探求光明。

身在顺境,是一种幸运;逆境,同样也是一种幸运。逆境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强大,让我们进步。如何度过逆境,关键在于心。


咀嚼阴霾中的日子,领略暗夜中的风景,方能走上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

要知道,我们所承受的苦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善良和完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