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成长励志

《相亲相爱是什么》读书笔记——关于手足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喵喵噜噜嘟嘟

关于争宠

小孩子不争宠的最大原因不是他天生不争,而是他的父母不让他感到有什么好争的。

如果争宠已经开始,最简单的解决方式。

1.每天照三餐,外加晚上睡觉前和早上睡醒后,一天五次。紧紧拥抱超过六十秒,和大力轻吻老大。

2.一边抱一边亲,还要一边说,我好爱你,像你这么可爱的孩子要去哪里找!

当孩子开始不相亲相爱时,不动气是父母唯一的目标。


君子动口不动手

和孩子说在学校如果有人打你,马上去报告老师,请老师处理,除非逃不开,必须自卫才还手。

怕孩子被欺负吗?真正的决胜点是孩子的心理状态。不用会打架,只要孩子的脸上自信的写着,谁敢惹我!对小孩子来说,这就够了。


帮孩子做公关

“今天弟弟在家好想念你哦。”

“弟弟说要买草莓给哥哥吃。”

“弟弟最喜欢哥哥了,哥哥选的书就是好看。”

当你被别人喜欢,被别人需要时,原本厌烦的态度就会软化,敌对的态度马上少了一半。

让老大觉得被需要-----这才是手足相亲相爱的关键。


榜样,没有正面功能

榜样不是经旁人提醒来的,它必须经由自省而发觉。

别拿兄弟姐妹当说辞批评孩子,在挑拨下长大的孩子,感情会好,只能靠老天帮忙。拿手足当比较的批评,是造成手足不睦的潜在凶手。

勇敢,不哭,好好读书,多运动,父母要表达的东西,越单纯越好,不要把别人扯进来。

别拿孩子对你的爱,来威胁孩子。别拿孩子的手足当武器,来打击孩子。


别拿父母的权威来压孩子。父母的尊重,才是孩子事后能发自内心自我反省的源头,当场孩子有没有口服不重要,事后有没有心服才是我该关心的事。


当孩子需要帮忙

孩子吵架,他们争的不是气头上的那个东西或那件事,而是父母站在哪一边。只问对错。帮忙理清每次生气发生的前因后果,多数时候,孩子要的不是答案,而且理解。处理孩子的纷争,大原则是,不要主动介入。

老大不必让老二,小的不用听大的。只问对错。

耐心加认真,诚恳,不敷衍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别人正在说话你要有等待的能力。


耐心和信心

孩子的问题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每个孩子一开始,都不是这么可恶的,如果在问题最小的时候,需要的耐心最少,父母都没有耐心花时间去解决,等问题大上了天会有耐心去解决么。

放下手边的工作,看着孩子的眼睛,慢慢的把道理说给孩子听,不要骂,不要给脸色,不要给失望表情,好好的和孩子说为什么。

培养感情,要花时间。教养小孩,要花时间。想要成功,要花时间。没有例外。

父母对孩子的信心,才是教好孩子的保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要相信他是好孩子,他就一定会如你所愿。


和善不臭脸 情绪稳定

小孩子都是愿意做个好孩子的,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打人,更不能骂人,连语气重和臭脸都不要有,脸色难看,用嫌弃的语气和小孩说话,才是怎么管都管不好小孩的原因。

因为谁都不喜欢别人指责,小孩子对批评的承受能力就更低了,所以一旦发现是对他的指责,他就会开始保护模式,自动屏蔽你说的话,这样就很难让他听进入你说的话。所以那些经常被骂的孩子,会把大人的话当耳边风,因为他如果不这样做,根本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在不让小孩子做什么或者让他做什么,我们都要好好和他讲道理,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让他自己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有判断能力。而不是,爸爸妈妈不让我做这个,我这么做了爸爸妈妈会生气,会不喜欢我而不做。


不可以说问句。

为什么还没有洗澡,你知道现在几点了?

开抽屉要记得关。我说过几遍了?

你不知道这样,别人会很痛吗?

没人期待有人回答这些问句,它只是变相的骂人。所以这样说话也通通是不礼貌。发现了任何需要提醒孩子的事,当场,用中性的态度提醒就好。


一 推行礼貌运动。

在家里推行礼貌运动,不是只有小孩要有礼貌,大人对小孩,大人对大人也要有礼貌。家人之间,更要有礼貌。看看和乐的家庭,哪一个是没礼貌的?当发现小孩不礼貌,只要用中性的语气说,不能这样说话,不礼貌。看孩子的表情判断,可以补上,你了解它不礼貌,对吧?或者,我们要提醒自己,以后不要说。或是,如果你不小心又说了,我可以再提醒你吗?

比如拿东西,要说请帮我拿过来。

不能大声喊叫。

在孩子做错的时候,只提醒,不指责。

二 接受和尊重孩子。

倾听,是尊重的第一步。

说明,是第二步。

提醒,是第三步。

保持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我对你有信心,有信心你会越来越好。

《相亲相爱是什么》读书笔记——关于手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