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集注》講解-39
現在講點別的,序講了兩天了,今天還不一定能講完。在四書每一書前面都有一個序,寫序的目的,也是提綱挈領地把學習這部書的意義,甚至學習的方法,以及這部書成書的原因,還有這部書整體的精神,想讓學習這部書的人,事先有所瞭解。
所以,按照朱子寫序的這個目的,我在講序的時候講得慢一點,遵循朱子的意,提綱挈領地把《中庸》基本的理路,基本的思想,讓大家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看起來是講序,序不是經,但我們所講的,無不是經所要傳達的內容。通過這樣講序,大家對《中庸》這一篇有一個整體的基本的認識,然後在學《中庸》章句的時候,就在這個框架下,很容易思考進去。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花這麼長時間來講序。大家還是耐下心來,我不躁,大家也不要躁。
接著昨天講的往下講,昨天講到“蓋其憂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子思就是憂道學不傳,如果沒有宋儒把它發明出來,道學也真的傳不了。文以載道,語言所表達,所體現的是聖人的心。時間越久,對幾千年前的文字所載的道義,後人就體會不了。
像古文,古代的時候,學習的都學這個,都能理解,現在呢,你看有多少能理解的,即使這些學者費很大的精力去學,能體會到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為體會得少,所以他對整個的經意貫通不了。這一章體會到了,那一章怎麼都體會不出來,體會不出來往往就自己臆測了。經是聖人寫的,聖人說的,你如果加進去自己的臆測,經與經之間矛盾的地方就會出來了,因為有一些經文是自己臆測的嘛,就不能渾然貫通了。聖人是一顆心,無論說話做事,還是生活習慣等等這一切都是一體的。
你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是什麼水準,說出話來是什麼水準,做出事來是什麼水準,都是這一顆心發的,所有的言語行為都和我們的心相應。所以說看人做事,看人說話,就能知道這個人的水準如何,就在這裏。聖人他一點私心沒有,體會天道性理,他說的所有的話,都是那一顆心發的。他沒有私心,他說的話,言語行為怎麼會有錯誤呢,他的心和天道性理完全一致,他的言語行為怎麼會有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