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手记》笔记

2020-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柒妈妈

战友送我书时,在封面写了一行字

“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贾科长“,他很笃定啊。

事实也的确如此,贾科长的笔触特别有画面感,可能跟导演的职业有关系。必须要有画面感。

我摘抄了《我的夜奔》几段学习。

我们一言不发地望着整整一教室的人。视线扫过的地方逐渐安静,的确有很多目光选择了躲避。那一刹那,滋生了我对他们的不屑,这甚至是一种忧桑的感觉,像一排排割倒的麦子,青春黄金灿烂,但自尊已经弯曲倒地。

这段描述有意思,背景是:他说高中的时候,跟同学打群架,自己的哥们让人打了,他们三个好同学,冲进别班的教室,站在讲台眼神杀过后,感觉自己很神气。

这种年少的傲娇形象跃然纸上,犹如电影的慢动作,把心里的旁白都描写出来了。

尤其那句“像一排排割到的麦子,青春金黄灿烂,但自尊已经弯曲倒地“

没有多余的词和句,简单流畅恰到好处。

县城万户掌灯,街上正是倦侣归巢的时刻,明月下最容易发现爱情,感觉屋宇宽厚,万物仁慈。

这是描写傍晚的场景,家家户户亮着灯,忙碌了一天的人很疲倦,“倦侣“一词的最传神。

大部分的写作者的描述功底都不强,要不絮絮叨叨的铺垫,要不就是读起来寡淡。

文字还是需要经过锤炼和提取的,否则没有可读性。没有粘性,会读下去的欲望都没有

杰出的文字者,便是突出的思维和功力,没有轻而易举的事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