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一点点丧失学习动力的?---记“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培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凡宝余

国庆刚过一半,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两天在上海的学习之旅---由陈默老师主讲的“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力源、促进孩子学习自主性”的培训活动。

陈默老师,上海著名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督导,从业30年间,在全国数千场次开展面向家长和针对教师的培训,积累的教育咨询案例超过1万例,在线教育课程播放量突破1500万次。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陈默老师一揽子把“学习”这件事儿给家长们讲透到底,她带着大家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环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各种角度,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做了一次360度全解析。

在此,笔者想就这两天的学习谈谈如下五点自己个人的感悟、收获和心得:

一、孩子的正常生理条件得到保障是学习好的前提

1.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在幼儿园,更不是在小学,而是妈妈怀孕的前半年

很多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条件跟不上,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发火啥的,甚至贫血,这种不利条件下,对生出来的孩子神经强度会有影响的。

比如说,很多孩子就因为这个因素在两、三岁时候就明显体现出记忆力不太好,对以后上学学语文、英语这样需要大量记忆的文科学习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2.孩子小时候感官知觉的培养很重要

小学生协调身体的平衡运动需要多些,这是孩子神经协调发育的重要因素。

很多家长这块没有意识,直接忽略掉,不让孩子多出去跑跑跳跳,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却偏重打小给孩子过早刺激培养逻辑思维,妄图孩子这样以后更加聪明。还有的母亲在孩子很小时候,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玩手机,孩子经常感知不到妈妈的脸上表情。

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孩子以后与人相处有困难,一些孩子在上四、五年级时候就发现没有人喜欢自己。被群体孤立对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这种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3.脾胃虚弱挑食的孩子容易学习时力量不足、脑力不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瘦弱爱挑食的孩子在补习班学习时候,小腿肌肉往往是不足的,气血明显感觉不足,这样注意力很容易走神、写作业拖拉,学习容易疲惫,且对高度用脑的理科科目学习感到困难,这很有可能就是体能体力上不足以应对。

这就需要家长注意给孩子调整饮食、调养身体先,而不是误认为孩子学习不努力,狂轰滥炸式地给孩子提各种学习要求,走向反向极端。

4.智力的遗传性影响不容忽视

有很多孩子因为遗传因素影响,智力模块不均衡,比如优势智力模块集中在发散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偏弱,导致很擅长、很轻松地学文科,理科却打死也学不好。

著名诗人席慕容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她小时候为了把数学学好,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甚至有次老师心疼她,把答案直接告诉她,让她仿照背下来,结果考试也只得了71分而已。

很多家长不懂这个道理,偏要水里游的鱼去像猴子那样去爬树,违背自己孩子特殊的身心成长规律,背道而驰按照世俗的成功标准培养孩子,那样孩子只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自卑。本来可能是某个领域的天才被硬生生扼杀掉。

二、家长的情绪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深远

1.母亲是家庭里的情绪灵魂,是家庭关系稳定的定海神针

孩子学习时候,尤其是数理化学科方面的学习需要聚神,需要心静。而现在的孩子学习基本都是妈妈管,妈妈们在今天这个时代却被搞得普遍非常焦虑。

母子连心,即使妈妈们嘴上不说出自己的焦虑心情,孩子实际上也能被感染、感受到。

这就导致妈妈们把负担和压力都无形中堆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各种学习要求,使得孩子心神不宁。

尤其孩子上初中阶段,初中生对尊重权要求很高,但妈妈们非要事无巨细的管控,导致很多家庭天天上演鸡飞狗跳、大吼大叫的亲子大战一幕。

比如说,这次疫情期间,很多中学生在家上网课,妈妈们不放心怕孩子上网瞎搞,一对一监督上网课,导致很多孩子不肯上课、不肯写作业,争吵到最后,索性不去学校上学了。

孩子考试成绩稍一下滑,妈妈们就紧张万分、情绪失控,不断批评、指责孩子,导致孩子感觉一直被否定,焦虑不已。这种焦虑状态下再去搞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倾向于从同伴身上汲取力量,跟大人沟通频率会大大减少。很多妈妈看待孩子一回到家就把房门一关,把自己锁在窝里,就气不打一出来,非要求孩子敞开门学习,方便更好监督。

殊不知,这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从心理性角度是这个阶段要解决恋母问题。大人那样做反而是妨碍孩子们长大啊!

更有甚者,公校里的老师们因为考核的压力,也喜欢给孩子排名,在家长群里针对成绩不理想、表现不好的孩子点名道姓,潜意识里希望转移压力,让家长辅助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教育问题。这使得妈妈们更为焦虑。整个学校成为竞赛场,孩子回到家又进入另外一个竞赛场,痛苦不已,苦不堪言。

毫不夸张地讲,今天这个年代,孩子的成长不再是拼爹,而更多是拼娘了。

2.高学历或者做老师的家长反而往往教不好孩子

高学历的家长往往期待孩子也能够一样考进名校,一样光宗耀祖,经常耳提面命高标准、高要求叮嘱孩子要往名校冲,但这样早早地让孩子背上压力喘不过气来,很多孩子索性就直接放弃。

做老师的家长,自己的焦虑无法克服,回到家往往转换不过来角色,回到家还是像在学校里教学生那样,让孩子得不到一个受关怀、安心的环境,孩子会容易感到压抑,越是感到压抑就越容易反抗。

家长焦虑的点很多,突出在了孩子学习上面。很多孩子在学校里跟老师作对,甚至攻击老师,本质也是在表达对父母的不满投射罢了。

家长们特别关心的孩子沉迷手机问题,其实孩子沉迷玩手机是个结果,而不是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孩子越是沉迷手机,就越是在表达对家长控制的不满。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