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爱好者旅行路动物情

成都行之熊猫趣事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191人  周宁想飞的猫

18年12月12号7点35分,自宽窄巷子开往熊猫基地的小车载着我们出发。此前好友已定好熊猫基地的门票和来回车费。我俩在车上认识了一位酷爱熊猫热心待人且特能说的东北大哥和喜爱拍照话不太多的阿姨。车上也只我们四人,时而谈天说地,时而彼此休息,大概8点20分到达景区附近。

离景区门口还有一段路,我们沿着地上一排排“熊猫”的头像和”爪子“的痕迹一路走。

穿过大马路,来到景区门口,大门是一只巨萌的大熊猫形象。大概8点50分,我们入内排队乘车,吹着冷风,穿梭在竹林里的大道小路上。近9点,到达最高处,也是终点站——大熊猫一号别墅区。

此次熊猫之旅的行程大致是自上到下。第一站是大熊猫一号别墅区,第二站是月亮产房,第三站是大熊猫二号别墅区,第四站是太阳产房,第五站是小熊猫活动场,最后一站是天鹅湖。这几处也是最主要的观察点。

熊猫雕塑:母爱爆棚的金色大熊猫抱着可爱软萌的小熊猫。

跟随着为看熊猫早起且不畏严寒的大部队,踏上木桥。

走过小路,来到一号别墅区。

四只胖嘟嘟圆滚滚的大熊猫懒洋洋地倚靠在树桩上,各自安安静静,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手中的嫩竹子。

这四只熊猫的相处模式是独立自主并和平共处。大家一样地憨厚安静,调整好最舒服的坐姿,各自动爪动嘴,想吃哪株竹便取哪株,旁若无人一门心思地吃,不哭不吵不闹,不撒泼不打架。尽管围观者无数,它们依然淡定自若,并各自找乐子。

其中一只熊猫吃饱喝足,悄悄地辗转到远处,另外三只吃货继续战斗。

吃饱喝足,熊猫们转移阵地,活动活动。这三只各自开开心心地玩,独乐乐,也让众快乐。

这一只练单杠,结果臂力不行,纵使用嘴咬,还是翻个底朝天;那一只拽木杠,却也老是扑空;最近的这只仍有滋有味地咀嚼着脆竹。

这一只接地气的熊猫,却是一幅高冷脸,慢悠悠地挪步到水池边。来回走动,又好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一会儿探出头,一会儿又藏起来,然后又露出脑袋。

玩累了,估计也困了。

来水池边不是喝水是玩耍,晃悠悠地走起路,扭腰摆臀,好不自在。望着熊猫胖乎乎肉嘟嘟的身体和那大大圆圆的黑眼睛,实在是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熊猫内心戏:我可不走寻常路。我长得可爱,而且有才,是个灵活的小胖子。

于是缓缓爬上水池边,左扭右扭一个慢动作,不断重播,这个背影给你快乐,你肯定会爱上我。

练单杠的这只感到一丝丝无聊和困意,于是慢动作下楼,准备回屋睡觉。

这只大胃王熊猫:好饱呀!吃多了竹叶竹竿,塞到牙齿里了,我得剔剔牙,然后继续吃。

那只调皮的熊猫:我要从这斜树梯上滑下去。

滑滑梯的这只也下到地面,找处舒服地儿休息。咱眼前的这只一如既往地好胃口,继续以最得劲的姿势,啃着甜甘蔗一样的竹竿,丝毫不舍得放下。

熊猫居所的对岸竹翠水净,空气清新,环境怡人,亦值得驻足。这就是熊猫的天下。我们热爱熊猫,也要热爱它们的天下,保护好它们的生存基地。

熊猫活得赛神仙,吃喝赏景心里乐。

古色古香的典雅建筑和这茂林修竹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仿佛是高人隐居的世外桃源。

随后我们来到月亮产房,看到刚满两个月的熊猫宝宝。它们还不会走路,只能爬行。那只稍微小一点儿的熊猫四脚紧贴地面,慢慢地爬到熟睡的这只身边。这只安静的熊猫睡得好香,仿佛时间静止,而它更像一只毛绒绒的熊猫球玩具。

哥哥弟弟对饲养员说:我要玩小木马,于是饲养员搬来小木马。

哥哥说:这小马想必很好玩。弟弟,我先看看怎么玩。我想从下边爬过去,可是卡住了。还好我聪明,退了出来。它的小耳朵应该很好吃,我想抱着它,啃啃试试。弟弟,快来玩,挺有意思的。

弟弟慢慢地爬向小木马。

走出产房,来到一处室外,这是哪位熊猫宝宝的吊床?

这里有两只6到8个月大的熊猫宝宝。哥哥爬树,弟弟也跟着爬。哥哥找到了根矮树桩,很轻松地就上去了,坐在那悠闲地玩耍。弟弟跟前的树太高,爬了几下,便知趣地放弃了。

石阶路望不到尽头,但两岸的风景很美。

这里的风景美如画,宛若人间仙境。

这里的竹林一眼望不到头,这里的天空有竹子的清韵。

这里的大道宽敞明亮,满是竹荫绿意,满载宁静余晖。

不仅一队队我们从竹林下走远,

而且一对对妈妈牵着女儿的手从这走近,

还有一对对好朋友从这走过。

继续下行,来到二号大熊猫别墅区。这里的熊猫应该是粗放的散养模式。

两只小熊猫是十足的淘气包,熊孩子一对。三分钟不打,就闲不住。

不仅小家伙们开打,而且还俩孩子战妈妈,甚至和妈妈单挑。两只或三只经常扭打在一起,抱成一团球。俩熊孩子甚至把妈妈欺负地四脚朝天。

其中最顽皮的一只从开始打到最后,要么追着另一只打,要么跟在妈妈身后捣乱。

另一只打累了,便歇歇;打饿了,便吃吃;打疼了,便逃跑。每每都是被迫迎战。好几次滚到沟边,在大家都以为要掉下去时,它都有惊无险地转危为安,要么像被粘住一样躺在沟边;要么一个翻身,四脚朝地,然后慢慢地爬上来。

而当两个小家伙打闹时,妈妈便瘫坐在一边守着。

继续前行,来到太阳产房。

室外,两只熊猫宝宝安静地坐在二层楼上。

向前走几步,这个角度看得更清楚。大大的树杈像一个弹弓,把小熊猫射进你我的心窝。

来到小熊猫活动场地。它,外形似猫,但更肥壮,全身红褐色。眼前的这只离我很远,似乎有些害羞,不太敢走到人多的地方,犹豫着是否靠近我和人群,然后转了个大圈,跑到另一边,刚露了个脸,便扭头就跑。

尾巴长,粗而蓬松,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四肢粗短,为黑褐色。

这只小熊猫拉过粑粑后,赶紧逃离现场,大胆地直接跑向人群多的地方,大摇大摆地晃来晃去。

这一只可爱的小熊猫直接走向我,并好奇地打量着我。

圆脸,有白色斑纹;耳朵大,直立向前。

近距离地瞅了瞅我,然后转身迅速离去。

又回头看了我一眼,或许是看人群一眼。小熊猫肯定在想:这是群什么生物。直立行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手里拿着什么,不停地朝我晃。它们你会不会给我吃的,又会不会伤害我呢。这是我的地盘,反正它们也过不来,即使过来了也没我跑得快。

继续下行,来到大熊猫魅力剧场。这远看像只巨大的猫头鹰,其实是一只正埋头睡觉的灰孔雀。

前方有一只大熊猫在爬树。

这棵高高的大树叉上坐着一只像人躺在沙发上一样的熊猫,真是会享受,而树下则卧着一只酣睡的熊猫。

远处左边的小树上一只熊猫像只猴子一样倒挂着,好像在练功夫。右上方一只熊猫正背对我们屈成球状而眠,似乎在用缩骨功。

两位都是熊猫界的高手。便看熊猫肥胖又笨拙,它可是很灵活的,善于爬树翻跟头,还会功夫,只是不轻易在人前显露。练功夫的熊猫晃来晃去在拽竹叶吃,练缩骨功的熊猫在睡梦中修炼心境。

好像来到大熊猫14号别墅区。此前遇到一只熊猫呆坐在小簇竹林里,静静地吃着,好不容易拍到正面。对于熊猫来说,没有比吃竹子更能让它们幸福的事了。

此处旷野发现一枚吃竹的能手。

只见它一口咬断了一根竹子,一口把竹子咬成两截,接着就像人吃甘蔗一样咀嚼,直接把竹子搅得粉碎,吃得嘎嘣脆,有滋味。真是铁齿铜牙,牙尖嘴利。

继续下行,伴着阳光,渐行渐暖。

来到天鹅湖,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青林翠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佳木秀而繁阴,野芳发而幽香。

岸边等待游客撒食的黑天鹅。

三只沙鸥(不知道什么鸟,暂且这么称呼)悠闲地聚集在湖边。三者统一步伐,一起梳理羽毛。

这一只沉浸在孤独中。放眼望去,这整片湖都是我的。我要看遍这天下,也要踏遍这世间。

这只外表高傲的黑天鹅游荡在靠近岸边的湖面。

近处的这只黑天鹅爱埋头梳理羽毛,远处的湖中心有美丽的黑白天鹅起舞。

黑天鹅们在湖边争先等待被喂食。

黑天鹅对于外族很强势,小沙鸥一靠近便会被啄。黑天鹅几乎把控了所有的鸟食,所以沙鸥只有看的份儿。

黑天鹅会为了食物弯下它们高贵的头颅和脖颈,无论怎么样,活着最重要。而且进食的速度超快,一低头一片食物便没了。沙鸥基本竞争不过。

手中的食物喂完了,环顾湖周边,欣赏欣赏美景,准备往回走。

一只绿孔雀在阳光下,或觅食,或散步。

继续前行,来到大熊猫科学探秘馆。进入熊猫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熊猫的故事;进入蝴蝶馆,观看各种各样的蝴蝶样式。

来到熊猫的秘密花园,留下你画的熊猫印记。

这里的竹子够高够粗够茂绿,我得抬头望仔细瞧。在心里采撷一片翠竹,带回记忆的家园。

下楼,出馆,转一转纪念馆,没带熊猫印记的明信片,我的这段熊猫之旅便是对最美时光的最好纪念。

楼梯路两侧是熊猫的成长历程,再次回忆成都行的熊猫趣事。

沿着楼梯路而下,从游客中心的出口走出熊猫基地。这时也才发现基地的全称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让我们热爱和保护大熊猫在内的野生动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走出景区,来到马路对面,就在下车的地方,坐上回去的小巴车。之后在宽窄巷子说再见。

与陌生人,偶尔能一路同行,便已是难得的缘分。一路上,我们四人虽不能时时同行,但愿意相互等待。谢谢东北大哥为我和好友垫付的观光车现金费,尽管后来我俩微信转账,大哥拒未接受;也谢谢绅士大哥为我们三位女士买的鱼食;谢谢阿姨愿意与我聊天说地;更要谢谢好友自大学以来8年的陪伴,虽然相隔天涯海角,很少见面,但偶尔能一起旅行,相互照顾,相互诉说,相互等待,相互宽容,甚至互怼,便也都是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