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行走系列 南行杂记(四)舌尖上的“三字经”(一)
记得在网络上看到一段三字经,是关于中国饮食的,摘录原文如下:
中国食、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烫重庆、鲜广东、麻四川、辣湖南、美云南、酸贵州、酥西 藏、奶内蒙、荤青海、壮宁夏、醋山西、泡陕西、葱山东、拉甘肃、炖东北、稀河南、烙河北、罐江西、馊湖北、汃福建、爽江苏、浓浙江、香安徽、嫩广西、淡海南、烤新疆、醇台湾、港澳者、兼中西。
当时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个“吃”吗?还弄出一个什么“三字经”,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一天三顿饭,全国上下的人谁不吃?只不过食材不同罢了。
不管我如何对三字经不屑,这次南行,乘飞机也好,自驾出行也罢,还是没离开吃,而且是有生以来最过瘾的“吃”。
先说最简单的那顿。
在广西合浦,有大大小小若干条江穿境而过,这若干条江中生活着很多罗非鱼。有位北方的朋友闲来无事喜欢在江边垂钓,就有很多罗非鱼自投罗网,朋友自家又“消化”不了这么多鱼,我们就负责帮忙“消化”。
【原创】行走系列 南行杂记(四)舌尖上的“三字经”(一) 【原创】行走系列 南行杂记(四)舌尖上的“三字经”(一)每一条罗非鱼都欢蹦乱跳,虽然不忍心宰杀,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只好不得已而为之。广西人饮食清淡,喜欢煲汤,炒菜也通常不放酱油,味道不足用酱油做蘸料来吃,这样能保证原汁原味,鲜嫩可口。作为北方人在广西停留时间久了,不免怀念家乡的口味,我们决定红烧罗非鱼,我来掌勺。
把罗非鱼洗净(广西江水水质很好,鱼其实很干净),在表面均匀地撒上薄薄一层面粉,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用中火煎一段时间,然后翻过来再煎另一面,两面都煎至焦黄,捞出放到盘中。油锅中的油已经变成很深的颜色,为了确保饮食的安全健康把油锅中的油倒掉,刷锅,重新倒入少量油,把适量葱、姜、蒜、花椒、大料等调味料放入锅中炒出香味,然后把煎好的鱼倒入锅中,喷上适量醋,盖好锅盖闷上两三分钟后,加汤,料酒、白糖、生抽、老抽、盐各适量加入锅中,大火炖。我们北方有句俗语:“紧火鱼,慢火肉”,意思是炖鱼要用大火快速炖,炖出来的鱼味道鲜美,肉质细腻;炖肉要用文火慢慢加热,肉从里到外慢慢炖烂,味道也慢慢润进去,肉味才醇香。
大火炖鱼一定要看(一声)锅,看看汤量减少的情况,最理想的状态是有一点汤,装盘的时候浇在鱼上面,如果觉得鱼味道不够咸香可以蘸汤食用。
罗非鱼终于出锅装盘,夹一块鱼肉放入嘴里,立刻觉得满口鲜香,忍不住去夹第二口、第三口……夫君、朋友林和平也对鱼的味道赞不绝口。我一边津津有味地享受罗非鱼带来的味觉满足感,一边心中暗暗得意:我的烹饪技术还是可以上台面的。
不过说到底,还是这里优质的水源造就了罗非鱼的美味,调味料只是陪衬。在我生活的北方,运河中最常见的鱼是鲫鱼,也是我的最爱。河水曾经被污染,污染严重的时候几乎见不到鱼的影子,虽然治理力度很大,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从河中捕捞或者钓上来的鱼炖熟后仍然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吃鱼的人心中不免会带上心理负担。
由此看来,生活在干净水质中的罗非鱼是大自然赐予广西人最好的礼物,我们这些外乡人也顺便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