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随笔专栏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散文

故乡游

2019-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微雨凭栏

 

故乡游

乡愁是记忆里无法抹去的那丝怀念。

八月的一个晴日又一次踏上去往故乡的路,途经麻池乡时原来窄小的马路已变得宽阔喜人,熙攘的家具店铺,摆摊的水果蔬菜,还恍惚路过了一处温泉水世界,已经不是我印象里那个土里土气的麻池了,迎面一座雕像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停车观瞧原来是一座吕布的雕像,长刀奔马甚是威武,便想起历史上的武将帅哥吕布真的是麻池乡人,小时候曾有耳闻他是生活在这片黄河边的土地上,看着高大的雕像和它后面建起的城楼,上书:麻池古城。不免多看几眼心中十分的骄傲,三国演义居然能和我故乡沾边自是喜不自禁。也不免感慨如今各地对古人古迹的重视不可同日而语。但放眼望去却没有什么其他古城的痕迹,倒是一目而及包钢的大烟囱…那也是镌刻在儿时记忆里最浓重的一笔。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车先行至久闻的黄河谣,这是近年建起来的一处既有博物馆风情又有黄河韵味的场所,先是路边黄河水的颜色告诉我它从未辜负自己的名字,黄而浑浊却又质朴而有气势,在原来穷的日子里黄河只是耳闻,却从未有过旅游的概念,如今全世界开发旅游资源的意识都很鲜明了,这该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吧。

    黄河谣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里面竭尽黄河水源历史之能事,五花八门种类齐全,都带着历史的印记陈列在那里。

很多老物件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二八大横梁自行车立刻让我想起我们儿时对自行车这个家庭大件新事物的好奇与向往,眼前闪现人小心大歪歪扭扭掏裆前行的奇怪画面,这样的骑法估计后无来者了,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姿势,却在心头成为一种怀念……看到老式小喇叭、收音机便想起阴雨天的傍晚全家躺床上听广播剧的场景,想起夏日家家户户敞着门穿过胡同里高葫芦大嗓门的评书声,不是单田芳就是刘兰芳……现在没有这样的画面了,多是每人抱一手机散落在家的各个角落……

里面有各种古旧农具、家具,发黄的报纸,记录着黄河人家几代人的回忆和无数故事,这所有的旧旧的却又熟悉的亲切如昨的都把我带回了温暖的过去。

黄河谣的外部装修风格浑厚粗犷颇有黄河水滚滚东流的气魄,最吸引我的小细节是用草绳和轮胎巧妙造型的灯具,那刚中带柔的韵味让人无法不喜欢。餐厅远处就可以闻到喷香的烤鱼味道,可以想见黄河鱼被烹烤的挣扎……

    黄河周边已有专门的风景景观带,远远望去那钢纤斜拉大桥给质朴雄浑的黄河增添了现代元素,时代感陡增,笔直的大道竟如行驶在上海的跨海大桥。而因为其实脚踏在本土便横添了我内心的自豪感。

故乡游

黄河边上有很多人垂钓,也有更多人拍照,该是各得心之所属,垂钓一份好心情吧。而我望着那波纹翻转浑浊却有力量的黄河水,那才是我的最爱,坚韧而柔软,望一眼便心生熨帖……

下一站便是阿吉拉,近年来过数次了,明知一次比一次失望却总是无法止住前行的脚步。主街道已是凹凸婉转破败不堪,正在修路,不经意就走到了尽头,原来看似最长的街道现在车行三分钟, 我不禁更加怀疑原来的阿吉拉是有多么小啊,可它分明又占满了我的心。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几经辨认我们是停在了原来老邮局的门口,是以不远处工委的老楼为参照物的,建筑里也只有它还是原来的样子,近看这暗红色的砖楼也是满目疮痍,希望下次来它不会被拆掉吧。想到小时候它门前放电影时我们搬着小板凳占座的热闹场景,除了心酸不知还该怎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带着看故居的老爸老妈也是四处张望满是唏嘘感慨。

对面的民房等一应建筑早已杳无踪迹,仿佛从不存在过,这次因修路还用灰色的隔板围了起来,断了我无数次梦中欲看看16排10栋方向的念想。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故乡游

车行穿过桥洞来到机务段,这无数次往返穿行的桥洞是我对阿吉拉记忆的地标,旁边已是夏末葱郁的小园林,透过满树的果实拍下我的乡愁,故乡远去,那一段愁怨结在每一处细节里

机务段里面的情形倒是颇令人心生安慰,整洁温暖。车头展就在桥洞边,工作一辈子的爸爸给我们讲火车头中国产的前进号和日本产的友好号的来历,还有中间苏联技术介入又撤走的历程,那该是那一代铁路人无法忘却的回忆。

车身斑驳脱落翻卷的漆皮在光线里无声地诉说,旁边的小树林里阳光穿过安静而美好,多想回到过去,让我好好珍惜。喜欢机车的小侄儿爬上爬下兴奋地拍照,我却穿越时光看到少年时寒风中赶路人挂在车头边闷在大轮儿里的无奈,那可能是只有阿吉拉人才懂的无奈……

乘降所的椅子换成了秋千椅,百年老树下也安上了圈椅,这也是我最怀念的地方,静谧祥和美好待归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