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排挤我
一个好朋友对我说,
“当我早上6点起床的时候,室友一个重翻身,重叹一声,我知道,我又闯祸了。
3个室友已经苦口婆心地说过好几遍了,【你能不能早上晚点起来,就算你早起,能不能轻点】,我嘴上说着,好的,明天我会动作快点的,但是心里很狂躁,凭什么睡觉,你都要管我,谁让你睡得这么晚!
后来,我就被排挤了,4个人的寝室,感觉,我就是那个多余的,吃饭不叫我,上课不叫我,出去玩不叫我,连寝室作业都不管我参与不参与,你说我大学4年怎么在活下去?”
我安慰道,其实寝室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都是你让我,我让你,不然女寝就像个后宫,小故事能出本书,一个寝室4个人,但有5个群,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谁看谁都不顺眼,谁还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呢,对吧。
但是,朋友说,凭什么,上个大学,我就要去合群,我就得忍你,不管你对错,我就得忍,凭啥?!
其实,她说的并没有错。
调动所有脑细胞度过了高中3年,费劲巴拉地,考上离家这么远的大学,你是跑来合群的吗?你还是跑来住寝室的?是高中朋友不够多,还是家里床不够不舒服。
有次,我在贴吧回复了一条,说寝室生活让我想一个人住啊,我说那你就一个人啊,楼主回复:独处感觉怪怪的。
好奇怪,为什么明明你知道和他们一起,不开心,还非得死命往那个圈子挤,不累吗?
为什么?人总是喜欢扎堆。
妈妈从小教育我们,你应该合群呀,你应该去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呀。然后姥姥又告诉妈妈,你应该合群呀。太姥姥又告诉姥姥.....
很明显,中国就是这样的状态,集体主义从原始祖先抱团取暖开始,你脱离群体,你就会被人说,不合群就等于不好相处。
其实,耗费时间在别人身上,还不如,和自己相处。
姐姐向来是个独来独往的人,在家人眼中简直是个异类。
有次,家人派我去和她沟通,我试探性地问,姐姐,你为什么不找男朋友,姐姐说,假如两个人过得没有一个人开心,为什么我还要两个人。
我就没有再问下去,我觉得,这很酷啊!
姐姐喜欢一个人跑到很远的地方旅游,喜欢一个人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喜欢一个人看日出,喜欢一个人跑步,甚至辞职都是干净利落,不受干涉。
我喜欢她,因为她走路带风。
不会被外界干扰,读书的时候,岁月静好,跑步的时候,大汗淋漓,爱哭爱笑,活的是自己的人生。
但是,她并不孤独,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内心反而是充实的。
有些人周围可能有一群人,但是她总是默默跟在别人后面。只是想要自己看着不那么别扭。
其实这是一种来自焦虑的内心需求,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也无法独自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所以合群变成了一种让自己成为别人一部分或者别人成为自己一部分的手段,只是让自己心满意足而已,很虚。
既然跟着别人的脚步,很累,何不随着自己的节奏慢慢走。
放不下的书就要找的更大的书架,赌不起的人生就别浪费在别人身上,因为人生只有一次,很宝贵,别浪费。
哦,你问我后来我那个朋友怎么样了?她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选择了独来独往,她说等我把一堆证书扔在桌上的时候,她们会闭嘴的。
我说,干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