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的关键十年,家长怎么做孩子会受益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5828/22aad7fa71f3ee90.jpg)
我家兔子今年七岁了,就读于一所应试教育学校一年级,每天作业量不小,现在的困惑是孩子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就有点困了,还有时间读课外书吗?
明知道语文学习方面,孩子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如何在孩子放学作业完成后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孩子做更高效的阅读?
如何在孩子关键的0-10岁阶段,一步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问题成了我们家长目前最关心也最头疼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5828/660ca7879b739f66.jpg)
为什么要让孩子大量阅读?
1.说的现实一点,现在高考语文改革,教育部对语文考试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强。广泛阅读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素材积累能力、语感、知识量的关键,广泛阅读是孩子应付高考难度、广度加大的关键。
2.一个从小爱看书的孩子,他的品性也坏不到哪里去,他能从书中领会到真善美的力量,好书引导孩子从小时侯起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少走弯路。
3.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即使将来物质不富裕,精神上一定是相对富足的。穷困的时候也比不看书的人过的开心。刘禹锡被贬后,只能住一间一房、一桌、一椅的小破茅屋,却写下了情趣高雅、超凡脱俗的《陋室铭》。苏轼在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多么坚毅、平和的心境。古人面对穷困、逆境的超脱心态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学习!
4.小时候不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大了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网瘾的诱惑,更没有心思静下心来看书了。伴随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更容易叛逆,到时候再要求孩子看书,他根本听不进去了,那时父母悔之晚矣!
5.大量读书有助于孩子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不仅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文史地也是不分家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对历史、地理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6.大量阅读是完成高质量写作的基础。写作需要广泛的素材、独特的视角、深远的立意,这些都源于日积月累的专心读书。写作对于学习、工作乃至于人生一辈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先后就职于外企总裁助理、国企战略规划部门,这些岗位对写文章都有很高的要求,且文章写的好在单位很容易脱颖而出,极易受到领导重视与职务快速提升。尤其记得在国企时,为了写好不同文种的公文、经营分析报告、投资可行性方案,有段时间我乘地铁上下班的路上,也要抓紧时间看这些类型的写作范文,为的是拿到老总面前能提升自己的形象,后来自己写的公文在公司网站及行业协会的官方网站多有报导。
文章写的好的人口才也不会太差,毕竟他心中素材多、语言逻辑性强、有独特的见解。会写作、会公众演讲还可以让我们在人群中快速“闪耀夺目”。这些都需要依靠大量读书提升自己思想的广度与深度,读书能力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持续精进的一项主要能力!
7.书读好了,将来孩子成功的机会也比不爱读书的人多些。如今是一个个人IP值钱的时代,现在很多名气大的公众号,咪蒙、一只特立独行的猫等,这些人写公众号出名也是源于从小爱读书、成年爱写作、厚积薄发的结果。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的成就可以载入史册。莫言从儿童时期就特别喜欢读闲书,整个青少年时期,也一刻没有停过读书。
他小学时候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那个时候应该能看的书都被他看了。莫言在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然后开始了10年农业生产。文革期间,他没书可看,就读起了《新华字典》。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担任读书管理员,读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被他看过了。大文豪也许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历告诉我们,趁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一切都重要。
0-10岁的孩子如何选书?
0-3岁,基本的识物卡、游戏书、洞洞书,从培养孩子与书的亲密关系开始。
3-5岁,阅读一些经典绘本,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不认识字,就不给他读,而是要多读,让孩子慢慢学着对汉字感兴趣。
5-7岁,孩子进入大量认字阶段,可以读一些简单文字读书,如童谣、经典绘本。
7-8岁,孩子认识了大量文字,父母希望孩子独立看书,但孩子还是会依赖父母的陪伴,孩子会拒绝纯文字书籍,更喜欢绘本和漫画。前几天,同学要拿米小圈的书和我们家兔子换书看,孩子说他还是爱看《神奇校车》和漫画版《36计》,因为米小圈的书上图画太少,文字太多。这时候不能硬逼着孩子去读文字多的书,顺着兴趣慢慢来。
8-10岁,孩子经历了幼儿识字、由图画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了阅读兴趣,开始有了自己明确的阅读爱好。这是孩子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这时可以读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书,比如“诺贝尔青少年系列”、“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还有一些世界名著等。
孩子读书到底选择兴趣需要还是选择学业需要?
首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书出发,而不是由父母选择和孩子学业密切相关的书。刚开始不让孩子对书产生抵触心理,就成功了一半。如我们家孩子4岁左右要读图画版的《西游记》,配上“凯叔讲西游记”一起听。6-7岁爱读《新葫芦娃》,前12集读完了,现在又买了新出的12集,每天晚上要我读给他听。葫芦娃的书看似与语文学习没有直接相关,但也可以认识好多字,书中葫芦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也值得孩子学习。
读《大师的阅读经验》一书,梁启超曾主张读书趣味主义,他说,凡一件事情做下去,不会生出与趣味相反的结果,这件事便可为趣味的主体。孩子读书没有趣味性,是持续不下去的,那这个前提就是首选孩子喜欢的书,从培养阅读兴趣出发。该书中,胡适也提到他小时候被大人逼着读《诗经》,读了很长时间,又不懂大意,又不喜欢,他说这样的时光就是浪费时间。
其次,既要从兴趣出发,也需要广泛阅读。给孩子吃东西讲究营养搭配,选书也是如此。不能孩子爱看漫画,就只买漫画;孩子喜欢地理历史,就不读其他自然科学书;孩子喜欢童话故事,就不读社科文学。给孩子读书,也要内容多元化,更大限度拓宽孩子的视野。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爱上读书?
1.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家里可以多买书,家可以没有豪华装修但一定要有满屋子的书香,当房间、客厅、沙发、书柜到处都只有书的时候,孩子想必会看书。为什么孩子去图书馆一定会看书?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可以将电视、电脑放到爸妈的房间,将玩具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家里玩具少,书多时,孩子更容易产生看书兴趣。
同时家庭给孩子提供的图书越丰富,孩子阅读兴趣越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越强。语言丰富的图画故事书、儿歌、童诗等都能满足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
现在很多父母对买衣服、买吃的很舍得花钱,但买书却舍不得花钱。买书,千金散尽还复来,钱投在书上,没准将来孩子学业有成。《朗读者》有一期节目,著名作家梁晓声提到,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家庭极其贫困时,母亲还能极力支持他买书、读书。一名平凡但智慧的母亲造就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2.父母爱上读书,孩子更爱读书。
《清华学爸教子经》的作者老温,他很爱国学,在他写的这本关于教子经验的书里,引用了很多论语、老子的名句,看的出来也是书香门第。少年成名作家蒋方舟也是得益于母亲是语文老师,长期带她去读书馆看书。近年来高考状元家庭调查显示,高考状元有很大部分出自公务员或教师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其中很多应该是有着很深厚的文字功底的。
3.陪伴孩子一起读书。
可以约定固定时间,每晚陪着孩子一起共读20分钟左右。还可定个家庭公约,每天指定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固定时段陪着孩子一起读,读书期间父母手机关闭或静音状态,若父亲、母亲、孩子有一方违反约定,可以罚爸爸洗碗、妈妈跑步、孩子少看一次动画片等等,让家庭逐渐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
尽量少用听读、点读笔指读,听读孩子认字少,用点读笔孩子过多关注点读笔的发声、按钮,很难沉浸到书的内容中去。有感情的朗读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语感,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主要思想和文字意境。
周末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让孩子经常受到好书和读书人的熏陶,孩子慢慢也有了看书的欲望。孩子小的时候,多念书给他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读书查找答案成了孩子习以为常的事情。
父母多一份阅读陪伴,孩子就会少一份看电视和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自觉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电视节目《大王小王》主持人王芳,也是《最好的方法读唐诗》的作者,每天要录多期节目,一天工作16个小时,但在孩子小的时候,她每周末都要带孩子去书店看书,现在孩子9岁,无论在机场、咖啡店、餐厅都可以不受干扰地自觉读书。小时候培养了好的读书习惯,大点孩子自觉读书父母就会感觉带孩子轻松多了。
50万父母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养育男孩”的创始人鱼爸,在他的《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一书中写到,为了不错过孩子最佳的读书和成长时光,他辞掉了工作,从孩子半岁起全程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全力推广儿童阅读,并孕育了育儿大号“养育男孩”,里面的文章几乎都是作者原创,很多文章的阅读量都超过了1万以上点击率,在“写公众号比看公众号人都多”的平淡光景下,这样大的阅读流量实在难得。读了鱼爸的文章,感觉当鱼爸的儿子好幸福,父亲陪伴孩子读书的快乐时光,一定是孩子长大后最温馨、最宝贵的童年记忆。
如何陪伴孩子读书?
0-5岁时,父母可以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夸张的动作表情、色彩丰富的书,吸引孩子对书本保持更长时间注意力。
6岁左右,陪孩子读到关键处,嘎然而止,孩子急于了解故事下文,易产生读书兴趣,以趣引读,读中生趣。另讲故事时也可穿插提问,听完故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发挥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当孩子能讲给人听,对读书更有兴趣、更自豪。
总结
读书是个积累的过程,短时间可能看不到效果,但长时间读过的书会藏到我们的气质和谈吐里。没见过世界,何以形成世界观。书能带领孩子探索更多未知世界、新奇领域,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学习激起欲望。
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无论从应试教育、成材机会,还是精神气质层面,都能让孩子受益无穷。
在孩子最好的十年,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一定要趁早!
最后,将美国诗人史斯克兰的一句话送给有缘的朋友们: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5828/da0371e0f9359c56.jpg)
关于如何高效阅读的文章受到简友们的一致好评和喜欢,感恩您的鼓励!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