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盛世修典”展出了位列十大名画的“捣练图”。
十二人物从左到右,呈高、低、高布局,如同一个横向的大S,又像一曲跌宕起伏的乐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40a5134052fe1e0b.jpg)
“练”是种较硬的丝织品,要用木棒反复捶打变软才能做衣,这就是“捣”了。李白有《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为啥秋天捣练?是要给戍边的“良人”,即丈夫,准备冬衣了。
“天水摹张萱捣练图”,说明“捣练图”是唐张萱原作,这幅是摹本,“天水”摹的,(摹、临、仿又有不同,可以写文另行讨论)。
天水是谁呢?
我们知道,甘肃古有天水郡,一地之望族称“郡望”,天水的郡望是赵家,所以“天水一朝”代指宋,这里的天水就是皇帝画家赵佶,画是徽宗摹张萱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e9c524dd706c9ef8.jpg)
我们分组欣赏这十二个人物
捣练四美娘
女子两两相对而立捣练,这种正方形站位中规中矩,本容易使画面呆板,但画家把她们差异化了,两位用力干活,两位稍作歇息。即使休息的两位也有不同,一位扶杵静立,似乎在调理微乱的气息;另一位挽袖,好像准备接棒再战。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97352aab55b2bdc6.jpg)
缝衣两阿姨
一位理线,一位缝衣。一位面对观众,一位只是背影。一位席地,一位坐高凳上,也是差异化处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cdf50683ad1247ef.jpg)
熨烫工作四人组
纵向一年长妇人一少女,横向两人一露出面貌,一个只有发髻,左手边妇人向后微倾身躯以示抻拉用力,细节丰富。一女童跑进画面,给平淡的工作场面增添了活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ceda78e020d2cc20.jpg)
旁边还有位烧炭丫头,边扇炉火边用衣袖掩脸挡烟,她的存在,自然衔接了了第二三组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bccc3ba6498b1d7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e0fe1324ee6bb17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63a503d54f56bf7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dfbd87758c5d58a0.jpg)
美院老师说,学校本科生摹“簪花仕女图”,而研究生摹“捣练图”,因为后者非常繁复难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6306264c677e07a9.jpg)
有好事者争议画的顺序有误,应该是先捣练、再熨布、最后缝衣,这种说法有点刻板,焉知不是三组工序同时操作?亦或是画家为了那美丽的横向S构图而特别设计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0839/2806b5a53a277294.jpg)
靖康耻金兵破宋得到了此画,后世落到金章宗手中,完颜璟是徽宗小迷弟,一笔仿赵佶瘦金体可以以假乱真,他也是徽宗的亲戚,因为其高祖母就是被掠的宋宗室女。画隐首的“天水摹。。。”即他的手笔。
“高江邨清吟堂秘藏”,说明画还曾为清康熙翰林院侍读学士高士奇所藏。
“火烧圆明园”后这件珍宝流失海外,现存波士顿美术馆。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最后赏以一首王昌龄的捣衣诗结束我们这次古画赏玩之旅,
只叹那几个女子,作别了王昌龄、李白写的长安,也离开了徽宗的汴梁,在遥远的地球的另一边,还继续着千年不断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