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构成》读书笔记
《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
作者:郭莽西
【写什么?怎样去写?】
“要明白写什么,首先应该有一个新的观念:就是,写文章并非因为是空闲不过的消遣,更不是无事忙,而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什么意思要使人知道,或者是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出去,或者是因为有某种感情——所谓情绪,要发泄倾吐。
而发出去的目的,又无非是希望别人知道你的意思,或者赞许你的意见,或者同情你的境遇与心情而起共鸣作用。
哲学家培根说——你所写的当使对于人间的真理有所增益。
爱默生说——一个作者,他必须是一个能够创造观念的人。
美国文学家亨德更进一步认为——须有创造理想的能力。
提笔写文,一定先有自问:我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要告诉人家?
有,就应当写。没有,就不必。”
读了几段文,有所领悟。
写作无论写什么,都要言之有,不是空想编造。写生活趣事,写工作心得,写每天的所见所闻。人,事,景都是无尽的素材。
理是这么个理儿,一说都懂,一看都明白,但是应用到实际写作时,还是觉得值得写的内容很少。
也有努力学习阅读,却是进步很小。
时间久了,慢慢的就有所懈怠了。
很容易坚持不下去。
怎么才能写出有价值,值得分享的事呢。
因为每天的日常,实在是太普通平常了。
“要怎样才能于人间的真理有所增益?
怎样才能够创造观念,创造理想?
不人云亦云?
文章虽淡,然而有味。这里有两条路径:
第一,尽量利用古今中外的已有的学问作为借鉴,以资参考。
第二,从自然届里,从人类社会里去求得真正的活的知识与学问。
第一,因为人的智慧是古今相差无几,或竟至不及古人的。
至于怎样去写,则须看我们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一切文章的内容不外是,心理学上的所谓知,情,意三种心理现象的反映。
一篇文章,首先要有一个中心主旨,有了中心主旨,就不难下笔了。”
原来是这样的,文章要有中心主旨。
想想自己写文,一直没有提高,就在于此。总
“如果你要表达的,主要点在于求人知,则一般的说是采取说明文的体式来写出的。
说明文的题目只是一个单语。
议论文必须是肯定式的,或否定式的命题。
论证的方法是多端的,但必须学习伦理学(逻辑学)运用圆熟后方可。
记述和叙事的文章,渐近于文学。
前者在于静静的描述,叙事文则重在动的叙写。
前者是平面的,后者是立体的。
时间的演进的流动性。
记述与叙事往往相互为用。
【描写的一个定理】
文章以“造境为第一”
有“境”,读之必有味。
反之,纵然文通字顺,也觉得味同嚼蜡。
一个美人,如果脱的赤条条地看,就不免令人作呕。反之,如在月光下,一个丑妇人被笼在一副轻纱里,也必令人起无限的美感!
月光下——是一个境。
透明的轻纱——正是文字的艺术。
丑妇人——是内容。
艺术的第一个条件是美,一通过艺术,就是丑恶的,欣赏时也必令人起一种美感!
【我想到,艺术创作,陈列,色彩搭配。不正是,造境的艺术么?
似有所感悟,似乎隐隐的摸到了艺术创作的门道,却又似乎触摸不着。
云里雾里的。或许还需要机缘锲机,触发,才能开悟·空】
怎样是有境·界呢?
所谓“境”是什么呢?
就是说,每一件事,每一个情绪,每一句形容语,都必须是一个“镜头”。
一本电影脚本,是无数“镜头”拼合起来的,一篇或一部大作品也是如此。
举个例说:
青松夹路生,
白云宿檐端。
陶渊明拟古诗。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句。
白鸟?这不是多肉名字呢!
有了个想法:多肉名字,和古诗词对应起来。多美的意境。
这里就是造境的艺术。
【境界】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用这标准去评衡它的。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观察无论古今中外名作,描写上乘的,就没有不是抒情的。
否则,任你的描写穷极工巧,亦治是一种文字的游戏。
是文学作品,就都是抒情的!
《桃花扇》作者仅仅是写恋爱故事麽?这是作者孔尚任借作品人物之口唱出的曲子,写亡国之痛的名文。
【任何千言万语,费劲心机的描写,其所欲完成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抒情。】
这是描写的一个定理。
根据这一个定理去写作,再也不至于跑野马似的无所依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