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转折点之二
2月15日
对于今天的主题貌似没什么可以写的,所以还是继续前天的话题,人生的转折点吧。
我生命的转折点开始于两次行脚,第一次是2015年国庆节期间徒步五台山。本来工作很忙,出发前一天大姨妈又来造访,没打算去,可是架不住同学的软磨硬泡。她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好吧,去。
出发之前的筹备会上,听领队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如发心朝山,文殊菩萨迎一千,送八百。也就是说,一旦你打算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萨就会到千里之外迎接你。等你要离开的时候,菩萨会送你八百里。俺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吗?好神奇呀!
刚上路的第一天俺和另外的9个同伴就成了拖后腿的,晚上11点多才到达入驻的宾馆。第一批据说8点多就到了。脚上起了个大水泡,简单处理了一下,就睡下了。第二天,为了不掉队,使劲跟着我们小组的领队,勉强跟着,晚上7点多到达驻地。最大的感受就是脚疼,脚上的水泡已经由一个变成了3个,每走一步就针扎似的疼。尤其是坐下休息或者上个厕所再起步的时候,那叫一个疼啊!一瘸一拐的走一会儿才能基本恢复正常的走路姿势。
第三天是最难熬的一天,队伍已经拉得很长了,前两天的新鲜劲已经过去,脚虽然不那么疼了,但却相当的疲惫,一步也不想走,却又必须不停地走。吸取前两天的教训,除了上厕所,不敢再停下来休息。背上的双肩包像个大秤砣似的,勒的肩膀火辣辣的疼。第二天半路上买苹果时,卖家搭的一个小苹果在包里背了两天了,背着沉,扔了可惜。因为有了经验,每一餐饭都吃的饱饱的,路上没有再吃的欲望。走到南营那个桥的时候,有个同伴在那买水果,好像是桃子吧。远远地喊我,问我要不要吃。想想背包里的小苹果,谢绝了她的桃子。在转身走上桥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刷得淌了下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欲望和需求之间的界限。当你连有个小苹果都不需要,都背不动的时候,桃子就更是多余的东西。可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已经完全被欲望所牵引而不自知,总是不自觉地跟别人比,别人有的自己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有。活得那么累,压力那么大。整天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难道我们自身的价值一定要由你所拥有的外在的物质所决定吗?那一刹那,困扰我几年的职称问题一下子不再是问题。上班以后,一直按着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做事,没有把职称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虽然做出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不符合职称评价标准的所谓加分条件,分数总是比较靠后,曾经很不平、很郁闷、很纠结,也曾经尝试为了职称而做。但是那个过程太违心,做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事,仿佛自己都不是自己了,所以,几个月后,我停了下来。纠结自己应该怎么走,怎么做。面对导师和同事好友的劝说,总是会妥协,然后就是后悔。
在桥上悟道的那一刻,伴随着喷涌的泪水而出的,是发自内心的释然的欢喜。是的,那种轻松愉悦的欢喜是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我知道,过去了,曾经困扰我几年的心结打开了。从此,不再为外物所累,不再纠结和焦虑,不再因为评不上职称而不平和妄自菲薄。坦然而欢喜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应该做的事,忙碌而充实。
然而,在心里,还是有一些牵挂和牵绊,比如面子,比如内心或者说是骨子里的傲慢和我执等等这些看不见的障碍,依然会在日常生活中带给我很多的苦恼,尤其是在处理家庭关系上。
如果说,行脚五台山让我放下了外在名利的牵绊和困扰,那么西藏之行则是让我开始学会慢慢放下内心那些看不见的羁绊。
去年9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要带着一个小团队去西藏转山,传说中人世间的须弥山——冈仁波齐神山。当时工作依然很忙,但是权衡了很久,想着,能跟在老师身边去西藏转山,也许是今生唯一的一次,毕竟老师已经66岁了。所以,尽管家人不同意,还是反复做工作,最后勉强得到了允许。那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去,否则会遗憾一辈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