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2024-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俜娉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心情好,看什么都很美好
《庄子》的《刻意》篇,主旨是论养神。刻意,即雕琢磨砺心志之意。庄子对世间游学、为官等人格形态进行尖锐批评,提出理想的圣人之德是“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只有保持心性的纯朴,才可以达到真人的精神境界。
《刻意》篇以五种世俗常见的人格形态引出圣人之德,隐居者、愤世嫉俗者和自我牺牲者;教诲者、越说者和讲学者;朝廷之士尊君强国者和建功拓疆者;闲游者和逃避世事者;养身者和长寿者。这五种人几乎囊括了世人的种类,他们都需要借助外物实现各自的目标,但真正得道的人却无需借助仁义功名山川河流便能自然拥有宁静的心境、长寿和治天下的力量。
人心一无所挂,便可自由自在,逍遥于天地,所有美好的事物便会自然而然汇聚到身边。世俗之人修身立业需要依赖意志、功名、山水,但在真正得道的人那里,这些都是束缚。真正得道的人不需要高谈阔论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不需要用仁义忠信来凸显自己的德行。
对外物心存依赖的人,注定为外物所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借助外物的力量改善心情,我也是如此。比如心情抑郁,便找人倾诉,求人开解;心情烦躁,就听听音乐、读读书……这固然是好,但如果有一天,心情不佳,倾听者不在,也没有音乐书籍,人要用什么方法来调试自己?所以,借助外物来改善心情,不如提升自己的心性,心理承受力强了,包容度大了,便不容易忧愁烦闷。
或许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心情好了,看什么都很美好,其实这就是“众美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