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 ——作者:李冰倩

第一章
1.
又是今年年底的一次深秋旅途,或许出行的原因只是因为想要减缓父亲退休而带到的失落吧,茜茜和晓东,再一次踏上了去向中华艺术宫的巴士上,谈论着关于玩笑的话题。茜茜总是好似忘尽世间一切烦忧般、自在地听着父亲,晓东一位快退休的老父亲,说着那些讲过几百遍的笑话,与印度人如何生活的有趣故事,真是说得铮铮有词、不依不饶。
此时一位年幼的小女孩走上了公交车,稚嫩的脸庞,粉嫩粉嫩的,好似如这多汁的无锡水蜜桃,只要轻轻一挤,便能流出鲜嫩的汁水,可爱惹人怜惜。虽晓东是一位快退休的中老年人,但深深的部队大院情结则影响着他的心绪、他的一举一动与他孜孜不倦的爱国英雄主义情怀。晓东看到这年幼的孩童,与这抱着孩童的艰辛母亲,晓东不禁动容,露出最微笑的表情,已准备站立起来,给这可爱的小女孩让座。
只见这陌生的小女孩,在被抱上车后,便被放下,小小的手,努力地拉着因深秋而冰凉至极的金属栏杆。
小女孩站着颇有些难度,但还是对着晓东勉强,说到,“爷爷!爷爷!我不要坐!爷爷年纪大,应该老人优先,谢谢爷爷的关怀,爷爷心地真好,谢谢爷爷。”
而这位母亲也连忙说到,“我们只坐两三站,不劳烦爷爷费心了。”
一个陌生的孩子与一位年轻的母亲,用她们稚嫩的声音呼唤着晓东,可爱的笑脸,善意的微笑,在这深秋,真是暖意绵绵,摄人心魄,纵使有万般理由也不该推脱,不该拒绝这陌生母女的好意。
2.
可晓东回念一想,自己还第一次被叫做爷爷,既惊讶又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看看这车窗中自己的“自画像”,虽是有些模糊的剪影,但似乎自己已是有着两鬓斑白的老先生了。
可是在自己年轻而执着的心里,虽年过花甲,也不至于被年幼的孩子称为爷爷(这年长老先生才被安上的代名词)。是啊,看着车窗中自己模糊的掩映,似乎在几天前,还是美好的十八岁体会着夏日凉爽的微风,逍遥的享受着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华,穿梭于刚刚浇制的柏油马路,飞奔地跑向清晨的学校运动场;
似乎昨天还是一位刚成为军人的优秀青年,带着入伍的大红花,坐在去向部队的老式卡车上,母亲飞奔在车尾,边哭边叫着自己的名字;
好像还看见在窗外闪过模糊掩映着结婚生子的自己,有了最骄傲最可爱的胖宝宝,在雨中穿着大院特有的棉大衣与大雨披游走于街头巷尾,安静的马路没有几部巴士开过,只有清晰的奶瓶与小推车的碰撞声呼应着孩子安静的呼噜声;
好像更是没多久前,自己正为着女儿的生病而与妻子猫仁一起坐在医院的门口,死气沉沉地回味着女儿再次生病的苦涩,四溢的让大风刮着自己的棉衣,眼角留下一滴泪,一夜黑发染上了白霜,直到天明;
好似几分钟前,自己还在参加完了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后,骄傲而自豪地拍拍女儿的肩膀,回忆着这女儿一生命运的多喘而心疼的不知所措的自己……
晓东这才发现,其实自己的身影早就在反映真实的车窗中,化为了一位萎靡的老人,一位满目疮痍的老人,在车窗中眼神迷离而闪过几丝车灯的影子。
晓东不自觉地苦笑着开始抱怨到,“为何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在自己脸上印显出这由浅入深的斑斑点点,还有被时间留下这满目疮痍的面容?为何一下子,自己的一辈子好似都掩映在这小小而模糊车窗中,大半生的快乐与悲哀不也就这些事吗?”
无端地喃喃自语,时不时引来别人的斜目。
晓东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生都是这般,跌跌撞撞,平淡而不出彩,努力支撑的苦,似乎只有看不见底的深渊给予回报。有些如靡靡老者的感叹,有着如日落西山的惋惜。只是有些不明白,自己的时间是快乐的比较多,还是痛苦占据着居高不下的人生时间?为何回忆过去,总是万般无奈与惋惜的五味杂成?……
3.
这样的晓东就在这阳光四溢的深秋巴士上,进入了无尽的冥想与沉思,更是有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随着晓东心的颤动,在这梧桐树树叶缓缓落下的秋日,慢慢沉淀,慢慢凝聚。
站在一边的茜茜早就发现了,这陷入无奈与落寞中的老父亲,苍老的面庞下是一颗不愿老去的心,是一颗能够放弃一切而勇往直前、为了自己能两面插刀的老父亲。可惜晓东自己却没发现,没发现自己早就是女儿心中的英雄。
茜茜站在一边,便不依不饶的在这人头传动的早上,露出了诡异的小表情,与温柔的苦笑,自是想和这可爱的老爹开开玩笑,便说到,“老爸!老爸!”
茜茜轻轻地拍了拍父亲坚实而裂痕斑斑的老旧绿色棉质衬衫,胖胖的手经过衬衫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晓东这才一惊,转过身来,看着这身上留下的印记,眼神更显得无助,眼神中带着疑问,为何时间对于步入青年的女儿却毫无影响?
晓东又像孩子般的勉强微笑起来,发黄的牙根丝丝裸露,厚厚眼袋,也在无意中显露无疑。女儿微笑的眼角也露出了久违的笑纹,带着下挂的成熟。
茜茜抿着嘴说道,“老爸,你看这小娃娃都叫你爷爷,看来你还是真的老了。”女儿嘲笑的脸庞,因笑拥挤的眉宇间,满是快乐的小神情,还一手则搭在晓东宽广而软糯的肩膀上。
父亲又一次不服老地说到,“哪有老!是这车厢太暗,看不清楚罢了,这次不算,这次不算。”
晓东一句小心地反驳后,似乎女儿之前的话语在晓东落寞的神情中,成为了黑洞的凝聚点,一下子吸去了,晓东脸上尴尬与因过往而落寞。更是化作了生气的小老头模样,抿着的嘴唇,虽皱纹满满,但是红润有余,这才使这一生坎坷的老父亲有了别样的可爱与善良。
花白的鬓角也在此时,好似一根根的尖针一次次的插入茜茜也不算年轻的心里,每每想到晓东明年就要退休的小日子,开始总是为晓东的理想达成而笑容满面,但最后总以失落而无奈的眼神收场。
是啊,的确时间就是这般磨人,不知不觉晓东也老得这般匆匆而过的悄无声息。苦的时候,总是时间绵长而难以喘息;乐的时光,有时匆忙而转瞬即逝。但茜茜认为时间就是这般毫无争议的公允,让你在苦中成长,苦中磨砺,最后终于有资格回归,这渺渺蓝天的广阔与深沉。其实想想这一辈子苦水也不过讲个几天几夜了,剩余的都是平淡而快乐的时光,岂不是活着也挺有赚头的……
4.
女儿想着自己的苦中作乐,不禁又自嘲的笑了,父亲则是看着女儿满脸喜悦,而又和女儿说起来了话,“你就是爸爸一辈子最可爱的女儿,我最可爱的大胖女儿,没关系下半辈子也和老爸一起走,老爸罩着你,老爸可是一手把你带大的人哦。”
女儿看着父亲又回到平时,便又俏皮地故意说道,“你还说,一手带大呢,每每小时候因为我太胖、太重,下雨天,也不骑车带我上学,真是坏爸爸!”
父亲一听可急了,连忙说道,“我怎么是坏爸爸呢!你也不想想,是谁把你从生病的苦海中解救,这陈康子烂谷子的事,你也拿来说,真是太没有天理了,就会和爸爸翻老账。你怎么不对你妈妈说说这话,看她给你什么表情。”
女儿在巴士的暖气中,发丝肆意而飞,有些没办法地说道,“好好好,算你赢了,都是老天不好,总行了吧。是老天不该下雨,行吗?”
“这还差不多!”父亲拿出胜利者的表情,甚是骄傲,甚是开明。这样的秋天,这样的暖流,总出现在这父女两人走过的街头巷尾,佝偻街角。
是啊,这可怕的病魔从十六岁起就侵蚀这女儿的生命,直到现在才有所好转,自然晓东才会格外期待与珍惜这平凡的小生活,虽然女儿茜茜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幼稚与小任性,长长的辫子垂过腰间,更显得不服合年代地与众不同,这才使晓东觉得女儿可怜,自己却无可奈何的惋惜。不过一切似乎又像这好的地方发展,晓东心里也甚是欣喜……
第二章

1.
其实父女两人就是喜欢来这平展而宽阔的中华艺术宫,这毕竟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写照嘛。

在秋叶纷纷落下的晚秋来到这熟悉的美术馆,走在着熟悉的中华艺术宫的确也别有一番滋味,不仅是为了看这已经开始不久的邱瑞敏(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与妻子吴慧明“同道”联合画展而来,还有就是来看看这些有着革命正能量的老画,即是怀旧,又带着一丝新鲜,毕竟那时的一系列画作也对这中国的现代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刚刚造起的中华艺术宫,虽他们没有像那个老的美术馆(现改为上海历史博物馆)那般熟门熟路,但作为爱画之人,来了这也有不下十几次了吧,但每次都会再次回访,那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

这些老画家,每每都以个人的独特韵味,述说着自己经历的一切,其中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李青萍老师了。
每次来到美术馆,茜茜总会不自觉地停留于她的画前,她的一生颇为坎坷,解放前不合时宜的才华横溢没有磨灭在战火中,更是曾经在徐悲鸿先生嘴中的天才女画家,却在文革中受迫害。但她却坚持一辈子,努力画油画,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最后在年老时,终于苦尽甘来,身份职位得以平反与恢复,但她又用退下来的300元工资开了一个个人画展,一个一辈子为画的灵魂却在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消散殆尽。还好在身前,她把她所有的画作,都捐给了上海美术馆(现中华艺术宫),一叠叠厚厚的画作,堆满了整个床底,堆满了整个可以放置画纸的落脚之地。
虽这不只是父女俩老是来这新美术观(中华艺术宫)的原因,但只要茜茜站在她的抽象画前,就是能感觉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吸引力,让她不愿意,眼睛离开这画布一刻。
晓东看着这画作,每每不理解地问女儿茜茜,“你看着这抽象画,已不下上百次了,为什么总是久立而不语呢,你这孩子能看清什么呢?连我也不懂这抽象画。”
茜茜只是淡淡地回答道,“你看她的画,有时汹涌如男子般刚强而雄伟,有时犹如女子小小溪流的川流不息,细腻而缜密,难以捉摸,这样宏伟而平平的画笔下,是一颗刚强而坚持的信念。好像作画人在向我们述说,她不畏艰险的一辈子,一辈子豪迈的追求,一辈子不肯停息的脚步。”
晓东则是不理解地认为女儿只是胡乱地理解画作,便嘲笑道,“你不就看了述说她一生的那个节目吧。自然了解她的一生多喘,但你看着乱七八糟的用笔,我是不理解。”
女儿换去了往日开玩笑的嘴脸,甚是严肃的说到,“你看得见她颜色混而不灰吗?这就是一个女画家的真正执着。”
3.
听了这话,父亲好似一击即中般,也开始研究起了她的画。

茜茜继而说到,“你知道她的生平,不会忘了在文革期间,她是如何用报纸与写大字报的红色笔迹用松节油提取颜料的事吧。而你看这一幅火山图或许就是这样创作而出的吧。漫漫的红色铺天盖地,却只有雪山巍巍耸立,白色与红色轮廓分明就是她一辈子对于人生的最好理解。”
“是啊,红白分明,但一切都阻止不了雪山的巍巍耸立。干净有力的大笔触,更是力量十足,里面蕴含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说对于自己追求的毫无置疑。”

说着晓东又走向了另一个旁边李青萍老师的画作说到,“这幅画,看似全是一处处满是星宿的模糊影像,实则是混而不灰啊,理论上三原色之和得出的黑色,好似全黑,却是一点没有脏乱质感,完全没有一个颜色不灰,却整体感觉到一个坚韧而执着的灵魂,在诉说着人生众人皆懂的大道理——人生如夜空般,需要执着的为梦想而努力,不顾一切地努力。”
女儿听着爸爸活了六十岁的感言,才发现其实晓东也有些悔恨自己十几年前为了生病的女儿而放弃一切,却遗失人生中的最爱——油画。
女儿安慰地说到,“爸爸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夺走本该属于你的辉煌人生。”
爸爸有些感慨的看着女儿茜茜,“爸爸从不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索然一辈子都只是匆匆而过,但是女儿就是爸爸生命的延续。”
说着爸爸一把搂住了女儿的肩,继续观展。
第三章
1.
或许因为时间不给颜面、从不停息地流转吧,父女俩就喜欢,在熟悉的地方停留,再停留,似乎停留才能真正回味这生活的苦尽甘来吧,似乎只有在画中停留才能准确地了解那个过去的时间在别人眼里留下的痕迹。就像这红酒,只有在嘴中充分的释放香气,才能真正出现食物蕴藏于内在的本味吧。
不久父女俩就在这时间的艺术长廊中,变得异常兴奋,如喝酒般,混淳于心。晓东总是孜孜不倦得这般仔细研究其中笔法之玄妙,而女儿则是用情切身体验,画中人与画师的对白。

两人在一幅邱瑞敏老师的表达威尼斯风景的画作下停止了前行的脚步。
黑褐色、粗糙而厚厚的底色下,大笔触的几缕枯笔下,一座小小的桥儿便立于画中优柔而变化多端的五彩水流之上,在纯黑的勾边中,缤纷绚烂的威尼斯风景,模糊地映照于清晰的水面上,倒影五彩幻色,又带着紫色与淡黄色梦幻的融合与突变。
真是使晓东回到了那个,曾经的安静与静谧中,眼神中似乎被渲染的五光十色,却在希望中显示着对于仕途无意义的奢望与无奈。此时的共鸣不经让晓东的心,沉浸于只属于艺术的孤独中,久久难以停止。
2.
茜茜看着如此的晓东,自是不明所以,便好奇地问道,“老爸,为何如此执着于此画,这画,的确是技法精湛,也有着百回千转之式。但似乎有些像黑夜中独舞的艺术家,虽绚烂却孤独,或是一个人沉浸于无人理解的窘境。”
“此画不知为何总让人回忆起往昔生活中的灿烂,与颠沛流离的孤独,真是久久无法让人移目,似乎有一种光鲜背后的孤独在流转于心,难舍却有着似曾相识的回味,孤独却不肯放弃。”
父亲无意识地脱口而出,使女儿则是活在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之际,又满是奇异地望着那副似乎灿烂而孤独的画,犹如一人独自走进这绚烂的画中,而前方有一位孤独的中年人早已立于此地许久。
穿着家中仅有的藏青色棉衣,似乎是因为深秋的昏日,寒冷与孤独交加,就在这白天,手也因此插在了一起。周围的人头传动似乎根本对中年人毫无影响,中年人努力、专注地观察威尼斯的一切,久久不舍离去,但似乎望着这昏日,心中的希望凝聚成嘴角的一抹微笑。希望似乎从未被仕途的晦涩所抹去,看着这深秋寒风中的中年人,晓东则是自愧不如。
因为这位中年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总是死命地追,就算到了黑夜,也未曾因此而放手,只要天边时不时的有着河上有着贡多拉留落,只要天空有一只海鸥闪过,那中年人就会心中充满希望的微笑。一切都在此时,化作水中的倒影,清水混沌间成为了画中之光韵,简单而朴实,执着而久久回荡于心间,或许这就是一个作画者无端的执着与追求。
而晓东却在无数看似比画作重要地瞬息中放弃了,停下了脚步,停下了手中的画笔,是啊,女儿比画作重要,工作比画作重要,吃饭更比画作重要一百倍……
3.
看着这些如星星点点般诸多的习作中,晓东这才发现自己的孤影,说是被仕途所逼,只是小小的不忍背上仕途的骂名,不忍失去这给予温存的妻儿老小,为了这些外界因素,自己的梦想就可以轻易放弃、肆意舍去。望着一望无际的习作,晓东震撼的同时,更是有回忆丝丝缕缕缠绕心头。

回忆起早些年自己在刚工作后,曾在旧博物馆看到邱瑞敏老师的画作的震撼,竟大胆地给此画作者邱瑞敏老师写得一封自荐信,信中一个青年述说着自己对于油画的热情,是啊,那份热情曾经也是如此纯净与安逸、热烈而久久不能散去。
邱瑞敏老师只是在回信中,鼓励着这位刚学画不久的青年,虽没多对画作,作出有根有据的分析,晓东却被这温润的语言感染。
虽然邱瑞敏老师只是淡淡地说道,“您的画作,虽技法不够纯熟,但每幅风景中,都能看到背后,四溢表达情感之心;虽笔法略显僵硬,但是只要努力,还是有沉淀,将会有一种柔软的东西,参差于画面之中,只要努力,往后的未来无法预测。”
是啊,的确无法预测,年轻的晓东,看着信中的言语,更是想用加倍的努力回应这份真挚而认真的回应。再看看这周边如此繁多的画作,构建着邱瑞明老师的一生时,晓东这才发现,自己的执着,只是十年呆在小小医务室偷偷作画的可怜虫,细细品味邱瑞敏老师的每一幅画,似乎都是在寻觅自我的述说,似乎都是描绘自我的写照。
可惜晓东自己从未认为自己是可怜虫,可悲晓东自己从未认为自己是任何伟大之人。
到了这白发苍苍的暮年老者,这才发现,只有生病的女儿依附于其旁,与同样白发暮年的猫仁伴随左右,可悲又可笑。可是心中却不断的安慰自己,不断哄骗自己到,只要能为女儿、妻子撑起一片天就够了,自己虽从不是所谓君子的高处不胜寒,自己也不是所谓伪君子的自娱自乐,这就够了,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了,晓东就是晓东,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说明或是多余的解释。
现在站在画前的晓东,没有多余的述说,只是久立后,开始明白,邱瑞敏老师对于油画梦幻般的一生。

其实他的妻子更是一位支持他走出人生别样风景之人,一次次的互相扶持,才有了现在邱瑞敏老师的优秀画作。虽对于雕塑不甚了解,但是晓东觉得她的雕塑就是美丽、自由大地母亲的模样,而独具特色的名族风格,深深渗透于她的每一件雕塑中。
这样对于艺术的深思,更使晓东对于未来作画后的后半生,心中期许满满,时间与经历将给再次拿起画笔的晓东另一种新的可能。吃尽人生苦的晓东,明白梦想不只是一个希望的空壳,更是一种心中别样的向往与支持。
4.
而且即将迈入花甲的晓东也并不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其实这几年的努力,还换回了一个年轻而稚嫩的灵魂,和他一起,苦苦的寻觅往后的日子;还有一个胆小而朴实的猫仁,在无端的空间中,以她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两人的梦想,索然自己从未塑造过自己的未来,追求着自己美好的人生,但就是这样的淳朴,才有着各色的朋友,为她而打抱不平,为她的人生着急,但她总是淡定而温润的走进父女俩的心灵,更是傻傻地愿意付出一切,于是看着有些雕塑也会时不时的想起这位虽不伟大、却可爱十足的女性角色。
父女俩在长久的徘徊中,会见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尝试的勇敢骑士,虽然这样的骑士光芒使他们自愧不如。

第四章
1.
在回家的路上,女儿其实心中有千言万语都憋在心里、卡在喉咙,是啊,茜茜回忆着往昔的一切,似乎有一个恶魔,在每一个时间的关键点,影响着事情的变化,那就是自己的到来,茜茜一边低头走着,一边又小心地观察这为自己付出一切的老父亲的一举一动,老父亲又好像进入绘画的沉思与摸索中。
茜茜在慕然回首时,又想起刚刚看过的那些画,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画作,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一蹴而就,你看不管是邱瑞敏老师晚期的黑色大胆使用,还是李青萍倾注一生的血与泪,只有走过万里路,才能真正绘出自我的人生曲线。”
晓东一听这话,这才明白自己早已流入了技术的大圈,就像米开朗基罗所说的,“完美不是一个小细节,但注重细节能成就完美。”
晓东接着说道,“是啊,我经历了一生坎坷,才了解其实画不是一次次的还原真实,更是需要时间来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绘画或是说艺术,或许学院派的邱瑞敏老师,已发现了这一秘密的潘多拉之盒,他的黑色大胆使用,就是因为他不再拘泥于现实的束缚。”
茜茜这才发现自己其实也在现实中,迷失自我,一次次把可恶的源头都都归结于自己的不幸。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才引发了别人一系列的悲哀。一朵落叶,悄然已在足下,那踩碎它是自己的错?让它失去了回归大地的那一份希望,是自己的错?还是这命运使然?
此时茜茜嘴角露出一抹久违地微笑,说到,“其实我终于了解那些只是不明所以的黑色运用者的心理了。”
晓东对于这莫名的话语,会心一笑,说到,“其实黑色不只是一种难用的颜色,它在代表黑暗与阴影时,更表露这一种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就是这不稳定的色彩性质,更表现着作画者心中无比的光亮与信心。因为黑色就是为衬托光亮而产生。”
2.
晓东好似回到从前般热血沸腾,因为自己寻觅的不是黑色的运用,但在女儿话中,他明白了其实自己一生努力不会停止,因为就像她说的那样,晓东的光彩将在自己女儿的身上得以延续,可能上天没有给晓东十足的天分与为了艺术愿意放弃一切的心,可是做出什么样的事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自己为女儿生病而放弃了梦想,可梦想不只是在女儿身上闪着特殊的光亮。
“是无数人的努力,铸造起希望的长龙,而黑色的运用就在梵高的多幅化作中表现得一样。只是这样的强对比,才能表现现实的灰色与梦想中的五光十色之间的差异与对比。”
此时晓东终于看懂了茜茜嘴中,黑色的不稳定,因为它很容易给画作增添一丝灰色与脏乱……
两人欣赏这入深的秋,似乎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看着巴士的来去匆匆,即将又是一场未知的路途,可心中却温暖万分,因为想着家里还有这可爱猫仁的等候,生活也在吵吵闹闹中被染得精彩万分……
3.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就像晓东说的那样,晓东就是晓东,从不为过去而后悔,也不为未来担忧,因为思考就是自己最深的沉淀、最绚烂的颜色。就像李青萍老师一生的忐忑人生,不需他人来证明,别人的干扰也不是错,只要执着的心不变,一切都会在画中显露无疑,不是一生的坎坷与反复锤击,哪能练成百年玄铁?或是千里冰封?或许有人选择坚持,有人选择放弃,但因平平淡淡而珍惜万分的人生,才是人生之所以快如闪电的唯一一份单纯的原因。
时间将给你的人生,一个公允的答案,茜茜与晓东,自由的走在大路上,其实人生的答案,就是平淡出真知,落英缤纷,似乎这人生路只为自己走就够了,而背负着别人的人生会走得愈发艰难,但这份艰难又会化作心的沉淀,绽放难以想象的光彩。
两人的背影消失与街角的尽头,但似乎这路途将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