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好文聚集地

我的姥爷——杨茹青

2022-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雪红梅1

小时候,从我记事起,我就记得我家镜框里夹着一位年轻英俊、儒雅的男士的照片,这张照片备受妈妈的爱护和关注。妈妈经常注视着这张照片出神,陷入了遥远的回忆。我好奇地问妈妈,照片上的帅小伙是谁呀?妈妈说,照片上的人是我的姥爷,是她的父亲。姥爷一生只有妈妈一个孩子。

我的姥爷是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杨茹青,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姥爷牺牲的时候,妈妈只有三岁,由于年龄太小,而且聚少离多,姥爷留给妈妈的记忆模糊不清。

姥爷出生于1926年12月,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这个妹妹比我妈的年龄还小。

妈妈听长辈人讲,姥爷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向上,性格活泼,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还喜欢文艺,在当地参加过《白毛女》样板戏的演出。妈妈记得她小时候,她和她的爷爷白天到球场看姥爷打蓝球,晚上在村里看姥爷在戏台上演出,爷俩相当荣耀。

1948年底,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上级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姥爷与山西抽调的南下干部一起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开展工作。

姥爷离开山西南下的时候,妈妈才一岁半,姥姥刚二十岁。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姥爷为了国家,别离故土,别离父母妻女,义无反顾地奔赴遥远的川蜀之地。

姥爷入川后,按照上级要求,改了名字,姓还保留着,成为西北行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新中国建立之初,土匪特务武装不断制造暴乱。1950年2月5日,姥爷跟随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第178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离同志等一行十九人,从石板滩回成都途经龙潭寺院山坡附近时,遭遇混于群众中的叛匪突然袭击,为了不误伤群众,朱向离同志未下令开枪。19名战士为保护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叛匪的进攻,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

姥爷牺牲后,姥姥改嫁。妈妈跟着农村的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吃了很多苦。尽管小时候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家庭比较困难,完小毕业就再也没有继续上学,而在地里参加劳动,为家里挣工分,一辈子在黄土地上务农。

姥爷和他的十八名战友一起长眠于成都市龙潭寺院山坡附近的院山坡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成为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不少单位、学校的人员到此祭扫。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我写下此文,来表达我对姥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