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

胡主任

2018-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多收三五斗

“胡主任”。
清晨跑步,在路上遇到运输老板张明,他热情地朝我摆手打招呼。

“胡主任”,这个称呼大约在05年就已经被同事们叫上了。那时,在原单位因为职位(试验室主任)的原因,被同事们以“主任”相称,后来职务虽略有变动,成了“技术部经理”,也被同事们叫了一段时间的经理,但叫的最多的还是主任,再到后来,即使转换了不同的职务如:总工、项目负责人等等,也没有改变大家最初的这个称呼,这或许是职务级别还没有达到更高一级的缘故吧。当初遇到现在的老板时,朋友给老板介绍我:这是胡主任。给我介绍老板:这是张经理。就这样,老板也顺势和他们一样称呼我为“主任”了,直到现在,不论职责如何变动,主任的称呼就像自己申请了专利一样,被老板和同事们一直称呼着。

“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自10年到现在,来到现在服务的单位已经近9整年了!这在9年里,除了薪水较原来多了些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光阴了。由原来三十几岁收获到了如今的四十出头,收获了9个年头的光阴。在这9年里,头发由浓密变得稀疏,皱纹也如刻画的线条一样沟痕清晰,岁月的修整也顺便把自己原本四方的面庞地逐渐修饰地略加饱满些了。就在最近,体重也较以前增加了几公斤,由原本地65kg上升到了69kg,对自已来说,这算得上是个好消息了。至于身高就那样了,保持不下降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而原本木讷迟钝慢性子的脾气,也没什么变化,与人相处时,多数时候还是故作斯文不紧不慢不急于表达总想听听,但实际在内心很多时候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已经“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了,而真实的事实对自己的回应是对错各有,有正确也有偏颇,可谓喜忧参半、不分仲伯,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个中年男人阅历的多寡和对世事的参悟程度,自我评价-不怎么样,有些吊儿郎当!

这些年来,也试图跨界。就如前几年投资过的网上商城,当时以为网购是大趋势,做网站会有前途,就果断加盟了一个南方的网上商城。试过水后,才知道,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不是加盟过后执行了这一动作就能做到躺着也能收钱一厢情愿。它需要培养客户购物体现,也需要做大量的引流和广告,自身的规模和特色也是必要的……等等,一大堆关于经营的事项,并不是一个外行人随随便便就能入道经营的。还有16年试水的特产批发、17年的微商等等,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如果想到一个点子,前期不去付出汗水实地调研,就盲目果断地投资了它,还指望它一劳永逸、坐地收银,就好比过去一个乞丐在别人偶尔抛弃了一个体面的包裹时,眼前一亮,天真地认为遇到了人间的大善人来施舍财物救人于水火一样,结果是包裹里的一文不值无情地回应了想像的无知!

胡主任,这些年来就这样被称呼着,偶尔有陌生的业务人员称自己“经理”,那也是初次交往时礼貌性的称呼,没什么实际意义。但也偶尔幻想着不久的明天,自己职位的变化是否也如陌生人称呼的那样会变为“经理”,实现职业的突然改变呢?人就是这样,当无力改变现实或在迷阵中左冲右突时,就想借助老天的点化、让没有依据的迷信来安慰自己!如果稍微冷静一下反观现实,还没有发现变为“经理”的倾向和表现。目前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已于17年大力发展预制装配业,房屋建设逐渐加大预制化的比例和试点,预拌行业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瘟不火着,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火热一番,也是国家政策拉动效应的延续,一段时间后投资的“热度”也会逐渐降下来,这也可以看作是一定程度上短期内的拉动内需。与国家政策相比,自己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吃前些年的老本,没什么突破,即使偶尔出来个对自己来说相对陌生的技术类别,也是市面上早已存在使用过的,只是自己没有遇到过而已。在地区同行的技术圈子里,随着主管部门监管的放松,行业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有的也是每年例行公事的新员工上岗证的岗位培训,偶尔的技术交流也多是个别企业变相宣传造势的粉饰和大企业公关人员的市场表现。本地区技术圈内讨论的也多是与环保有关、与质量有关的日常“小问题”等话题,再就是日常聊天式的你一言我一语。在此情况下,公司内部的技术管理也随着主管部门的放松而自我松懈下来了,好像自己做的相对系统性的管理是给监管部门做的任务,做不好就会有惩罚的危险,而一旦把危险去除,任务的紧迫性也就不复存在了一样,就信马由缰、自我放松了。在此吃种心理的支撑下,日常技术管理与前几年有监管时相比,也是只有落后而一无上进了,感觉到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胡主任的文采挺好“这是同事们对自己的另一番评价。每每此时,自己也是知道到底有多少的半斤八两的。若是再来搜寻点收获或改变的话,就是这几年买了、看了十几本书:关于投资、关于传统文化、关于营养学、关于国外管理等等方面的,也从图书馆借过书。虽说借书那会儿做过读书记录(称不上笔记),但那些所谓的看书也如走马观花般只是在自己这儿过了遍手,没留下实质性的东西和读书心得之类的收获。另外,17年又下定决心再次报了英语培训班,还于今年3月份加入了007写作社群。至于关注“逻辑思维”那也是16年的事了,并于17年订阅了“得到”APP。值得一提的是,连续三年战败的“消防工程师”专业考试。前三年的战事,在此就不提了,简单回顾下对此问题的最近考证后的“得到”吧。

前段时间在向007-97班战友-星河,求证是否还应继续考取“消防”证书后,决定再次加入几十万大军的考试战场,理由是:这个考试是在能力范围内。人到了一定年龄,总是在一些问题上患得患失、拿捏不定,这其实是对现实问题分析不透彻,认知不不成熟,有思维盲区,当局者迷造成的。且考试的意义不局限于取证,还是归纳、分析、拓展、记忆、方法、思维、效率等等多方面能力打磨和锻炼,如果集中精力于一点、用足“功夫”全力攻占这个高地后,也可以把考试的模式和经验迁移到其他项目中去,做到了,非但能举一反三且可以实现一举多得,最重要的是不再为选择耽误光阴、分散精力,不再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捕蝴蝶而浪费光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往年之所以没有通过考试,多半是没有全力而为,功夫不到的原因。你看,这是多么棒的分析和推动啊!也不会去想这个分析、推断是出自一个大一学生的“超级”大脑吧?对现实中的地灵人杰,你可以不关注,可以视而不见,但你不能否认事实的优秀和杰出,如果再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一再纠结,我真担心没资格得到这样优秀的释疑解惑了!

清晨,没人叫胡主任。
“时时存天理,方是功夫”。清晨醒来,翻阅枕边书《传习录》,书中一段王阳明和学生的对话,再次印证了什么是“功夫”。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目标用力使劲,自然有成绩高低之分。智力有差别,“功夫”有不同。就像考试,若对同一智力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取得最好成绩呢?对成绩来说,可以假设一个公式:智力+功夫=成绩,在这个简单的公式里,智力相对稳定时,就只能靠功夫来博取成绩了。而这个功夫如何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呢?以上,王阳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把它总结为“时时用,即为功夫”,这和段首的那句“时时存天理,方是功夫”意思一致。把学到的道理挂在眼前,时时用处处用,纠正弊端减少错误,坚持下来,时日一长,正确的事大于错误的事,就会越来越好。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时常被引用的那句话“看似明白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或不能过好生活)”的疑问。这句话里的“天理”可以理解为那些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的世间、世事运行的基本规律、生活经验、事理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用以指导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更好地生活。

就在昨天听《逻辑思维》。罗胖说,他们目前对“得到”的经营就是揪住了经济学的那个基本原理(分工产生效能)后,从而越做越大的。他的这个认知形成的过程,是通过把多门学科的知识汇总后,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后逐渐得到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形成这个认知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我们公司的竞争力上,这不是简单地学到了什么原理,而是不断扩展我的认知网络,从几百年的人类市场演化,到几十亿年的生物演化,再到一百多亿年前的生物演化,这个认知是在不断丰富、立体、久远,从而坚定起来的。”罗胖说的这些话,我认为他说了一点,那就是:执行落实客观规律。即如果要把事做好,既要符合客观规律,又要在日常行动中不断执行落实,日日执行,时时执行,做到日日用、时时用,把功夫用足了,成就也就来了。就如罗胖现在做的知识服务-“得到”一样,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做到了行业翘楚的位置和令人瞩目的佳绩。当今被誉为西方智慧的代表、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在讲到普世智慧时说:……要掌握XXX原理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几乎每天都应用它。强调的不是道理、原理的掌握,而是日常应用。孔圣人在二千年前早就说过: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说的仔细一点,也是在说:把学到的道理,拿出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实习、演练,丰富实践,不断纠正错误、减少错误,由实践深入内心,再由内而外形成自然而然地应用,养成好习惯,不自觉中贯彻执行学到的道理(或天理),时日一长,功夫到了,成就也就有了,这样的结果终会让人高兴的。

如果说,加入007写作社群后还有点收获的话,那就是:如果对一件事的功夫做到了魂牵梦绕的程度,最终的结果会让你收获目前的最佳成绩。目前自己点评战友文章的水平,较刚加入007时增长了很多,风格也是变化多样,因事而易,因时而动,不断变化,随时调整,基本能做到点评有针对性,言之有物。在点评团内也是第一个除团长外,进行再点评的人,并且在最后一次参与点评时,建立了再点评的标准,为点评这一事,建立了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小有成就感。当然,因点评而得到的其他诸多好处,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我目前做的是把点评的心法运用到“消防”考试上,以求一搏!

“胡主任,你通知一下,咱下午召开公司全体会议,重点说一下公司十周年厂庆的事……”老板过来说道。

“好”!我答应着。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