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诗哲魂:启蒙观念史
哲学家总是不断溯源,直到找到源头为止。历史学家必须告诉我们这条河是如何流动的,遇到过什么阻碍或者困难才形成自身的流向。
读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文森佐.费罗内《启蒙观念史》,就是将启蒙哲人和改革家,视为为自己的思想而活的人,视为寻找到一个方法来改变他们周围的现实的人。启蒙运动并非是法国大革命的原罪。启蒙运动具有历史和哲学的双重性质。哲学家钟爱综合性的切深刻的观念化,历史学家这欣赏复杂、矛盾的现实并且重视严格的文件证据。
18世纪最后25年的思想革命,其实存在着两种启蒙运动:一方面,激进启蒙的主要代表是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这些知分子,他们认同斯宾若莎的一元实体论,持无神论和反教权的观点,支持共和主义、人权、平等以及代议制民主,他们在政治上是倒向现代性的。
另一方面是由洛克、休谟、孟德斯鸠、伏尔泰以及卢梭等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温和启蒙,这些知识分子支持自然宗教以及自然神论的命定论,相信实体二元论。他们要么和保守政治立场结合,要么和危险的政治立场结合——如卢梭的直接民主,它被认为启发了罗伯斯疪尔并由此成为恐怖统治的根源。
现代思想的起点源于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它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分水岭,它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开端,同时也是反对封建专制社会和宗教统治压迫进行政治实践的必然。
作者认为:在西方思想史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一个这样的基本范式:启蒙思想运动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个范式主导着西方思想观念史研究,并成为研究现代文明的前提和主要线索。
《启蒙观念史》一书却打破了这个因袭固定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研究思路,认为法国大革命固然从启蒙思想运动中获得了相当思想资源,但是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意识,并不必然包涵着法国大革命直接爆发的原因。历史的发生与变迁,会受到诸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传播、殖民地和封建专制内部改革,或是宗教本身制度化的变革。
从更宽泛角度认知启蒙思想运动和法国大革命间关联,其实关系到如何认识现代社会起源和欧美思想观念史的变迁,透过大革命的政治神话以及差异巨大的意识形态的激情的释放这些扭曲镜头来看,启蒙运动从最初作为一种带有明显世界主义和改革特征的伟大欧洲现象,转变成一件特殊的属于法国的国家性事件。
18世纪最后25年,法国大革命前文化的形式和特征,廓清了启蒙运动与大革命之间的传统关联。当时,一方是支持对伟大的存在之链做机械论的和物理、数学解释的人;另一方是相信文艺复兴式的“能动的自然”的人。冲突的一边是伏尔泰的继承者,他们掌握着学院和沙龙,并且完美地融合旧制度的特权和津贴制度中;另一是所有被排除在这种制度之外的人,包括江湖医生、催眠术师和穷困的写手,他们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
启蒙运动不同于任何其他传统历史范畴,例如人道主义、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颠覆了同时代对普遍历史和历史时期的理解,它催生了现代西方时间意识,呼应了现代性出现。人们开始认为自己正生活与全新的时代,这一时代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这是一个“现代的”时代。
启蒙运动者提出的所有人都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的主张。启蒙运动的解放计划目标正是创造一个属于现代人的市民社会:一个建立在正义、法制和人权基础上的,四海一家,人人平等,没有奴隶的社会。
启蒙运动不再以传统的天意观来看待人的生存,而是去探讨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因而,启蒙运动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看待人与上帝关系的方式。启蒙运动世界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表现出一种痴迷而固执的决心,一定要对人的本性和处境提问。他们坚决要研究人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将人自身作为思考的起点。
康德简洁明了的描述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启蒙就是人类通过自身获得解放的权利和义务,一个人的理性的公开使用必须永远是自由的,而且他通过自身就可以给人带来启蒙。
因此信仰上帝与启蒙运动的运用理性之间的冲突,就难以克服和不可避免。启蒙运动是现代的痛苦的自我梳理精神的最终决定性阶段,无情的排除一切权威、过去的事例以及传统力量的依赖,并以大革命和恐怖统治为代价将他们终结掉。启蒙运动在自然和人类自身中寻找一切答案和内容,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断裂和信仰撕裂。通过完全自主的人类思维而获得的力量注定会给人带来激情和兴奋,这是由于人们尚不知道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一种潜藏与历史进程的辩证运动之中的、势不可挡的革命机制,主体的绝对自由和无限意志,以及对传统和宗教的回绝,最终转变为一种徒有其表的美德,并由此为怀疑和恐惧打开了大门,随之而来的便是恐怖和血腥的杀戮。启蒙运动支持者所持的宗教怀疑主义和反宗教的立场是他们具有一种全面暴政的形式。启蒙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旨在反对旧制度的文化革命。本书成为当下呼唤新启蒙的重要文献,并通过展现出启蒙运动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而修正与丰富我们当下的现代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