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经验交流微信公众号原创者交流圈

2017年8月文章总结

2017-09-03  本文已影响131人  老卢庸观

8月文章

01:7月文章总结

02:为什么有成就的人大多推崇节俭呢?

03:快四十岁的男人必须作的一件事儿!

04:大学生李文星的血不能白流。

05:窗外那片玉米地。

06:也谈战狼2

07:未来超级城市猜想

08:一线城市汽车摇号者的福音——共享汽车!

09:找个这样的老婆,你愿意吗?

10:陌陌不约炮,还能干啥?

11:女人怎样才能活成生9个孩子、管理4000亿资产、51岁还像少女一般的海伦娜呢?

12:王老吉与加多宝共享红罐包装的最高法终审判决,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13:人民币崛起,路在何方?

14:想学点经济常识,又不想陷入晦涩,不妨试读下这两本书。

15: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黑熊伤人事件,再次折射出人们侥幸心的泛滥、敬畏心的缺失!

16:告别“灰色收入”,公务员偶尔吃富豪同学一顿饭,又何妨呢?

17:爱运动,爱生活!

18:谈谈政府投资

19:中年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20:这烟,你抽还是不抽?

21:中小企业的进化繁荣与政府角色转变

22:闲谈政府治理

23:官员腐败与时下的“药方”

————————————————

八月的文章多为感思,或读书有感,或观察社会有感,或体味经济有感。尽管很多方面的思考都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刻,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但毕竟是自己那时那刻的一些小想法。

当有些自媒体红人都宣称自己不是自媒体的时候,我这记录所思所想的公号就更不能、也不敢以自媒体自居了。既没有一手的调查研究数据,又没能达到新闻报道及时性的标准要求,不是自媒体的公号定位让我倍感轻松惬意。

太过于正式、规范的文章与那些需要及时交付或需要领导批准的文稿,给人带来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遣词造句需要核实字、词、语句的真实含义,涉及指标、案例需要有鲜活的场景和一手的数据等予以证明,文风套路需要合乎领导的口味,总体风格还需考虑各种场合的需求,等等,实在是约束重重,让人放不开手脚,压力山大。

不是工作需要,估计领导看了也会觉得累,自己写成那样也会心力憔悴的,更不要说闲暇一瞥的广大公号读者粉丝了。

文字传递信息的同时,如果能够给人们带来知识增量、场景代入感和活泼快乐的感觉,相信会吸引不少粉丝加入的。一个全民娱乐化的时代,人类天性中的游戏本能大多被激发出来了。人们对任何事物包括似乎充满着古老气息的文字都会在潜意识中希望它能令人愉悦。人们不仅喜欢别人拍马屁,也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所有事物都能够取悦自己,令自己快乐。

为了让大家快乐、自己也快乐,八月我还是做了些尝试的。比如,标题写的比以往长了,想在有不错内容的前提下吸取标题党的思想精髓,提高打开率。《女人怎样才能活成生9个孩子、管理4000亿资产、51岁还像少女一般的海伦娜呢?》、《王老吉与加多宝共享红罐包装的最高法终审判决,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黑熊伤人事件,再次折射出人们侥幸心的泛滥、敬畏心的缺失!》,这三篇文章就是为此而做。

而为了丰富内容,让内容逐步贴近实际,也为了让大家逐渐了解些政府的所作所为,写了《告别“灰色收入”,公务员偶尔吃富豪同学一顿饭,又何妨呢?》、《谈谈政府投资》、《闲谈政府治理》、《中小企业的进化繁荣与政府角色转变》、《官员腐败与时下的“药方”》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勾勒政府及政府官员的日常工作、社会交往、治理实践及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总之一句话,从来没有想过用这种方式、节奏来舞弄文字的我,这次同文字彻底干上了,而且没有设定休止时间,希望一直在路上。

读书、观察生活、思考经济,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轻松畅快地表达出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表达思想情感、不断提高知识增量与认知水准的新办法。

不用墨守成规、不用考虑太多约束,就那么自由自在地想,然后把所思所想写出来,稍作润色,就可以了。

八月自由地尝试了一番,九月尝试什么呢?

让我在睡梦中好好想一想。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