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1: 博弈论不是“三十六计”
人们非常愿意了解博弈论,每个商学院都要给MBA开博弈论课程,几乎每一本流行的讲博弈论的英文书都有中文版,我们经常在媒体看到“博弈”这个词 —— 但是,人们很少真正使用博弈论。你不太容易听到有人说,这件事根据博弈论应该怎么办。
并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美国《快公司》杂志曾经有一篇文章 [1] 说,专家学者们整天说博弈论多么多么重要,可是他们做了一个调查,问企业家你们在过去五年内是否曾经使用博弈论做出过商业决策 —— 调查结果是,没有。这个说法让博弈论爱好者火冒三丈,但是你得承认,博弈论好像不是那么好用的。
为什么会这样?以我之见,不是博弈论没用,而是人们对博弈论的用法有误解。要想知道博弈论有什么用,我们先来思考一个明摆着、但是从来不被提起的问题。
如果博弈论是讲谋略的,那像“三十六计”这样传统的计谋,跟博弈论是什么关系?博弈论是科学版的三十六计吗?
1.计谋和战略
传统中国文化给世界人民的印象,中国是个武术之国;而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中国更是计谋之国。我们有《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和各种兵法,像诸葛亮、吴用、刘伯温这些军师形象特别深入人心。但是你注意到没有,“计谋”这东西,好像都是民间在谈 —— 计谋不是严肃的学术课题。
战略,好像很高大上。计谋,好像上不了台面。这是为啥呢?
因为计谋不值得被认真对待。
咱们看看《三十六计》里的计谋 ——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笑里藏刀、欲擒故纵、偷梁换柱、上屋抽梯、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等等,这些“计”,本质上都是骗术。自己要做A,就让对手以为自己要做B;不希望对手做C,就吸引对手去做D。《三十六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阴谋诡计之书。
诡计有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
首先,诡计都有巨大的风险。诡计要想成功,你不但必须严密封锁信息,而且还得假设对手是比较愚蠢的。
比如说“空城计”。司马懿领兵来打,诸葛亮手里没有兵,自己故意在城头抚琴,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司马懿以为城内有兵,然后就真的被吓跑了。我们想想这可能吗?最起码的一点,司马懿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带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一个城,居然事先对这座城的兵力部署没有丝毫了解吗?你的情报系统呢?反过来说,城里这么多老百姓,诸葛亮就一点都不担心走漏消息吗?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对司马懿使用过小说里那个空城计。这个操作风险太大了。诸葛亮不但要假设信息被完全封锁,还得假设司马懿知道自己是个谨慎的人,而且还得假设司马懿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司马懿知道自己是个谨慎的人,而且司马懿居然连骚扰一下都不敢就跑了。
诡计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长期使用。骗人一次也许真能成功。有些卖假货的人为了应付检查,不会只卖假货,让真货和假货混合 —— 这不就是“瞒天过海”吗?这个手段的确比生硬的欺骗高级,但仍然是欺骗,而欺骗是不能长久的。
当然《三十六计》中也有很多计谋不是骗术,比如围魏救赵、远交近攻、借刀杀人、趁火打劫等等。但即便是这样的计谋,也跟骗术一样,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它们说的都是“零和”游戏。
零和的意思就是我要想赢你就得输,我想要得到什么你就得失去什么,咱俩的得失之和等于零。真实世界中,除了战争,很少有这样你死我活的局面。商业竞争也好,平时人和人相处也好,一般都不是零和游戏。两个集团想要长期共存,就必须得找到一个能够双赢的方法,而不是互相使用计谋。
计谋的故事听多了容易产生幻觉。我们看各种演义故事,因为过分相信计谋的作用,给人感觉好像实力都不重要了。我们动不动就要以弱胜强,要打“聪明仗”,好像以弱胜强是个普遍情况、四两拨千斤是个常规操作一样。
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其实小说里的诸葛亮之所以那么算无遗策,是被对手的愚蠢衬托出来的。计谋的本质,是一厢情愿。
中国也许是个计谋大国,但真不是战略强国。考察历史,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被意识形态裹挟的多,头脑清醒的少。北宋和辽国因为澶渊之盟长期和平共处,辽国已经几乎被汉化、成了大宋的一个很好的屏障的局面下,看到金国崛起,大宋居然想对辽国来个“趁火打劫” —— 结果金灭了辽马上就攻打大宋。等北宋变成南宋,好不容易又跟金国和平共处了一段时间,一看蒙古崛起,又对金国来了个趁火打劫。我相信大宋必定有不少明白人,但是一厢情愿的人显然更多,竟然让同样的错误犯了两次!
作为计谋大国,中国有很多想当“国师”的人。而用六神磊磊的话说 [2],所谓“国师”,其实都是“师师”。
计谋要是太多,愚蠢的人就不够用了。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人*之间的博弈。
2.什么是理性
因为现在流行“行为经济学”,人们爱说人是非理性的,连有的学经济学的人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了。但是地道的经济学必须得假设人是理性的 —— 如果人不是理性的,所有数学模型、包括供求关系之类的基本结论就都灰飞烟灭了。
人的确经常表现得不理性,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并不算错。这是因为人在做熟悉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涉及到钱的事情的时候,通常是相当理性的 [3]。
而这些事情恰恰是经济学、也是博弈论的研究对象。博弈论假设人是理性的,表现为三个要求。
第一,你得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对你想要的东西有一个明确的排序。
第二,你的行动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争取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第三,你知道对手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对手也知道这些规则。
这三个要求都很简单,但是我们得承认,有些人在有些时候真做不到。比如说前段新闻中的“高铁霸座男”,他是个博士,我觉得你要是问他是个人的形象和声誉重要还是一个座位重要,他会更想要形象和声誉 —— 可是在高铁上那一刻,他的情绪战胜了理智。
人有时候会被某种情绪劫持,这种情况不是博弈论的研究内容。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这么做事,其中可能就有理性的成分。比如现在一个热门话题是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买一些不靠谱的保健品。这些老人都是非理性的吗?
不一定。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卖的并不仅仅保健品,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服务,比如认干爹干妈之类。老人未必不知道保健品没啥用,但是老人可能认为反正吃保健品也没什么坏处,他花点钱满足一下情感需求未尝不可。
如果一个现象长期存在,那就有可能是博弈论的研究内容 —— 博弈论称之为“均衡”。再比如说,像百度、莆田系医院、拼多多APP这些东西,充斥着假货和骗局,为什么能长期存在呢?也许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博弈格局所决定的,这个结果可能是各方的理性选择。
3.博弈论的用处
因为要求各方是充分理性的,有时候博弈论会得出一些非常怪的结论。
比如你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老师让全班所有同学都想一个数字,说谁想的数字最接近全班平均值的2/3,谁就获胜。那如果我们假定所有同学都足够聪明的话,正确答案应该是0。这是因为不管你猜测全班人的共识是多少,你都会把这个共识乘以2/3 —— 但别人也能想到这一点,他们也会把你的数字再乘以2/3……你们的每一步推理都会让共识变得越来越小。而事实上哪个大学的学生都不会得出这么极端的答案来。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会聪明到那个程度,去做那种极端的推理。那难道说博弈论真的没用吗?博弈论的实际应用,并不是这种数学谜题。
博弈论能帮助我们理解长期存在的各种现象。如果你观察到社会上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而这些现象还长期存在,你会认为这是因为社会上的人都太愚蠢了吗?博弈论会让你考察现象背后的博弈规则。
当然,这绝对不是说可以理解的现象就*应该*长期存在。博弈论更重要的作用,是告诉我们如何改变不好的局面。
可能这个坏局面是因为博弈是单次的,可能其中有信息不完全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那个许诺不可信。现在博弈论已经能够提供各种工具,帮我们达成更好的局面。
我认为人们之所以用不上博弈论,是因为缺少识别博弈格局的眼光和改变博弈规则的意识。我们希望你能拥有这种眼光和意识。
对个人来说,最起码的一点,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性。研究博弈论就好像下棋一样,你要考虑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有后果的,你要事先想好对方会有什么反应,然后你再怎么应对,然后对方再反应……一直到最后是个什么结果。
而我觉得一个更深层的意识是,你应该首先做一个“player”。
Player,在游戏中叫玩家,在体育比赛中叫选手,在博弈论中叫参与者 ——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博弈论(Game Theory)说的都是 game。有一点参与游戏的精神,你就有权在规则范围内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你就是积极主动的,你就会平等对待对手 —— 你就既不是一个浑浑噩噩整天根据别人设定做事的人,也不会有整个世界绕着自己转的幻觉。
参考文献
[1] MARTIN KIHN, You Got Game Theory! Fast Company magazine, February 2005.
[2] 六神磊磊,《国师没有好东西》,六神磊磊读金庸,2016-12-10.
[3] 关于理性和行为经济学,David Levine 的 Is Behavioral Economics Doomed? The Ordinary versus the Extraordinary(2012)一书中的论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