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谛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隆世界

苦,是人生真谛。

总结起来,有八种苦

为什么要对所有的痛苦进行分类呢?

是为了指明造成痛苦的不同原因分析苦的特点讲出苦的成因,并给出相应对治的药方

八苦

第一种,生苦,指婴儿出生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里不细说

第二种,老苦,指由生命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但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老人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

第三种,病苦,病有不同,苦有不同,这里不细说

第四种,死苦,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无一例外,这是万物定律。佛教的生命模型是六道轮回,我们凡夫是在六道中生生世世不停轮回的。就像一个永不停止的过山车。因此,死亡并不是一切苦的终结。死亡本身也是一种苦。

第五种,怨憎会苦。就是说我们总会遇到自己怨恨和憎恶的人或者事,或者环境,我们必须要和自己怨憎的在一起,不能分开。

第六种,爱别离苦。我们总是要与自己喜欢的分开(人、事、环境等)

第七种,求不得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都是求不得苦。在现在的商品社会,我们还活在别人为我们打造的目标和价值体系中,我们要去旅游,要去消费,要买奢侈品,吃没吃过的东西。这些都是有人在处心积虑的,通过营销的有意行为来让你认为你需要一样东西或者体验。因此,这种痛苦,在当代更为严重。

第八种,五阴盛苦。这一点我们以后一定要深入了解和学习,这里只略说。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色-物质;受-觉受;想-思维;行-运动;识-认知。我们所说的“人”,就是由这些杂合而成的。这些因素在不停变换,纷扰不断,带来动荡和痛苦。

关于五阴盛苦,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有情只要在清醒状态下,只要活着,只要不在某些禅定中,五阴就会运作。这就叫“五阴炽盛”。

其二:无论这个人多么的没有烦恼,多么的心灵平静,多么的看破放下不执著,多么的特殊以至于不是“普通人”............他都处于五阴炽盛之中。

其三:五阴炽盛是苦的根源: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所谓“七苦”,都是因为五阴炽盛。七苦之外很细微的“行苦”,也是因为五阴炽盛。乃至您正在乐受之中,也正处于“五阴炽盛苦”。

上面说了苦的分类,就这八种,没有更多了,你可以在生活中去观察,不会有超过这八种情况的。

随问答:

问:为什么我们谈苦,不谈乐?是不是很消极?

答:不去认知和了解,才是最消极。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不去医院检查,反而说自己没病一样。

问:我们这样认识苦,会不会对痛苦的体会更深一些,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不好的影响?

答:请你静心思维这个问题。譬如一个学生因为觉得考不好很痛苦,他去玩游戏打发时间,就不会痛苦了吗?另一个学生因为痛苦,去多少做出了一些努力,想了一点办法,这个痛苦是会减轻还是会增强呢?


下面说一下苦的特点:

就是:逼迫性

苦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停歇,不会等你喘过气才再来,它总是逼迫你,不停逼迫你,这是它的特点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

设问:被苦逼迫,自杀,能解脱否?

答:不能。生死相续。从佛理分析,可能堕地狱。


下面来说一下乐

真像是,没有乐。因为乐的本质也是苦。

周星驰说他不认为自己是个喜剧演员。

请在现在,随意想一件快乐的事情,看看这种快乐是不是具有恒常性普遍性

如果不恒常,随着时间,它会变成苦。

如果不普遍,你乐而别人苦(比方说一只蚊子在快乐的吸血,被吸血的人很不舒服,但转瞬,蚊子被拍死了,很痛苦)

四谛

什么是“谛”?就是真理,你颠覆不了的。

我们不用神通,不进行诅咒和恐吓,仅仅在语言逻辑,以及实际事象上进行言说讨论,你是找不到反例的

佛讲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

苦谛 是四谛之一

四谛是:苦 集 灭 道

集谛,是苦谛的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