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王阳明心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世界读书日寄语:读书就是读心

2018-04-24  本文已影响2人  海兄202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阅读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又应该怎样读书呢?

读书 ≠ 读纸质书

不少人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渐渐失去了对长时间阅读的耐心。他们还批评数字化阅读方式让人趋向于“读图”、“读屏”、“读视频”。

人们开始怀念纸质的书籍,排斥电子书,认为读电子书失去了读书原本的意义。

其实,书的形态原本也不是纸质的。

在春秋时代,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简或牍。削平它们的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字,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再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叫做“策”。

孔子时代的圣贤们就是读的这样的“书”。

到了东汉,蔡伦造纸之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才渐渐有了纸质的书籍。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到我们身处的数字化时代,人们有了手机,有了电脑,有了电子书,有了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书籍的携带和阅读。

我们不能把不读书的原因怪罪到手机和电脑上,本质还是要找回读书的初心。

读书的初心

人们普遍有一个误区,认为人生来是“一无所知”的,必须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才能成长、成才。因此常把获取知识当成读书的唯一目的。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在线搜素引擎和电子图书馆,我们获取知识几乎已经毫无障碍。

因此,被世人忽视已久的读书的首要目的,就越发凸显出来了。

↑ 陆九渊,字象山,江西抚州人,南宋哲学家

心学始祖陆九渊(象山先生)曾有言:“端茶童子亦可为圣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

尧和舜作为远古时代的明君,把国家治理地很好,世道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尧舜时代恐怕连文字都没有,他们又是读的谁的书成才成圣的呢?

陆九渊认为治学应“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他还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他指出,一个人成才、成圣贤,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他是否明理。

 ↑ 莲花寓意君子的品格

古往今来的经典都是触及人心、人性层面的。诗词、绘画、文章、典籍,如果点不到人性的层面,是不会有高度的,也不会流传千古。

只有在读书时,把书本的道理和自己的身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读书明理。

其实,读书只是帮助我们明理的一个途径罢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实践中“事上磨练”。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上许多人的学历并不高,知识也不丰富,但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果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考试而读书,不在读书过程中进行学问思辨,不追求通过读书明理,就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这样读书越多,越成为“书呆子”。

读书的两个极端

当今社会,人们读书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沉浸在电子碎片化短文、图文的感官刺激之中,看见长篇文字就头痛,根本无法静心阅读。

这是私欲放纵的结果。必须及时反省改正,否则整个人的气质将越发庸俗化,终将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另一个极端是阅读出现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

“寻章摘句”和“记诵之学”泛滥,以认生僻字为荣、以记诵诗词的数量多为傲的坏风气也在蔓延。在以往,记诵诗词、认字都只是学者入门的台阶,现如今已成为公众追捧的对象。这与“格物明理”的读书真谛相去甚远。

阳明先生指出:后世的学者不理解学做圣人的根本在于心中纯粹都是天理,却专门在知识与才能上下功夫,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认为自己必须将圣人的许多知识和才能都逐一掌握,才能成为圣人。

故而,这些人不务求在存养天理上下功夫,却费尽心思钻研书本、考究事物、追求形迹。知识愈发广博,人欲也日益滋长;才能愈发增进,天理却日益遮蔽。

走入这个误区,读书越多,人就越发骄傲,私欲就越放纵,离读书明理也就越来越远了。这样的读书还不如不读!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也会堕入犯罪的深渊,甚至手段更加凶残。

要读书,更要实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除了明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阳明先生揭示了“知行合一”。如果我们从书本获得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那么这些知识都不是“真知”。

这样的知识,即使在大脑中背诵得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益处呢?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罢了! 

面对当下社会的纷繁复杂,无论是为了保持内心宁静,还是旨在寻找人生坐标,读书都是一把金钥匙。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励学篇》

让我们回归阅读,热爱阅读吧!

读书,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致良知学舍(微信公号Yangmingism):传递王阳明心学正能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