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建盏究竟美在哪里(三):曜变建盏的历史文化价值
陈寅恪先生曾这样评价宋代的文化:“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及其名言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建盏体现宋代主流社会的审美观
陆金喜曜变作品陆金喜说,“在斗茶盛行的八百多年前,建盏以其造型古拙、胎体厚重、釉色莹润,窑变釉面五彩斑斓、瑰丽悦目的特质而艳冠群芳,成为宋代皇族、士大夫、社会名流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
陆金喜介绍说,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建盏(日本称为“天目盏”)也受到了日本社会尤其是世家大族的痴迷和厚爱。作为建盏中最瑰丽多彩幻变万千的极品曜变盏,作为天目盏中的神品,则得到了“碗中宇宙”“世界第一名碗”近乎神圣的尊崇。
陆金喜曜变作品中国古陶瓷研究学者、鉴赏家、作家楼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古代文化演变始终围绕着“雅文化”和“俗文化”两条线平行发展,在两宋时代,雅文化的发展已经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期,所有的社会生活都留下了鲜明的雅文化的烙印,所有的工艺美术品都反映出雅文化深刻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同样反映在中国的古瓷器上,两宋瓷器是雅文化的杰出的典范:注重内在的张力。而元朝成为雅俗文化的分水岭,经过元一百多年的转换,俗文化成为主流,稍后的明清时期的瓷器,则是俗文化的代表:注重外表的华丽。
陆金喜曜变作品两宋时期,无论是“五大名窑”,还是“三大窑系”,其文化内涵都已经达到了全新而且极高的境界。以其浑然天成、古朴深沉、素雅简洁、清新自然,同时又千姿百态、富有张力、内涵深厚、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永远景仰的丰碑。
建窑的文化价值----大道无为
陆金喜曜变作品“儒”和“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支柱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源于儒释道三教,其中,儒教和道教均源于本土,佛教则由西域东来,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支柱。但其主要的哲学内涵及实际精神支柱的发源、发展和传承,乃来自“儒”和“道”。
陆金喜曜变作品《孟子·尽心上·忘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中国古代文人最高的政治目标和最高的人生境界。“儒”主外,而“道”主内,二者各重一面,互通互补。出世为“道”,讲究自身修炼,独善其身;入世为“儒”,追求济世救人,兼济天下。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时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亚圣孟轲言行的一部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的孟子的言论汇编,属语录体散文集,倡导“以仁为本”。篇目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孟子及其名言“儒”和“道”的核心内容之一均有“大道无为”,这里的额“无为”不是说不作为,而是讲求顺应自然,不做“逆天”的事情,要“顺势而为”,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宋代士大夫都以“儒”“道”为立身之本,追求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天然去雕饰”,“君子比德于玉”,含蓄内敛,温文尔雅。宋代审美追求“极简”,正是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映,而这种追求也反映在当时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的制作上。
建窑黑釉瓷器体现宋代主流审美观念
著名书画家霍然在《宋代美学思潮》中说:
“它不是汹涌澎湃的洪波巨浪,裹挟着众多的波涛向前奔腾;而更像一泓汩汩前行的河水,在缓缓流动中显露出韵味悠长的环环涟漪。”
霍然《宋代美学思潮》在建窑鼎盛的宋代,文化整体趋向于保守,内敛,淡雅,相对于唐的热烈和奔放,宋显得沉静,理智,淡薄,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陆金喜曜变作品陆金喜认为,宋代美学表现在瓷器方面,讲究的是细洁净润,质朴无华,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表现对神,趣,韵,味的追求和彼此的呼应相协调,并相互补充。这些内在的美被建窑黑釉瓷呈现的淋漓尽致。
建窑体现顺应自然的美学追求
陆金喜强调,建窑同样也在追求这样的美学体现。主流建窑瓷器物的品种并不多,且制作几乎可以说是“千篇一律”,没有刻意的雕饰,不加人为的点缀,甚至连使用的胎体、制作的形制、瓷釉的偏方都是基本相同,完全的“顺应自然”。
陆金喜曜变作品陆金喜说,作为建盏中的神品,“曜变盏”更体现了这种顺应自然而达到极致的特点,完全没有人工的雕琢痕迹,就是纯粹让这些器物在窑炉焰火中完全自我蜕变,让每一件建盏均生发出绝无雷同的面貌,完全的“顺势而为”。
乃至于一旦烧制出这种极致的“曜变盏”,会被宋人视作“妖器”(意为“非人类所为”)而毁弃,但在日本却恰恰相反,“曜变天目”会被尊崇为“神器”而价值连城,成为众多世家大族追逐的权势和地位的象征。
磁州窑白釉黑彩瓷器“不入禁中”
所以古陶瓷研究学者楼钢认为,建窑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其是对“大道无为”哲学内涵最好的诠释,建窑也因此成为宋代“雅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而同样是宋代瓷器,作为“俗文化”代表的磁州窑瓷器,以其彩绘装饰名动一时,但虽与汴京近在咫尺,却“不入禁中”受到宫廷和士大夫的排斥,就是最好的例证。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与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白釉黑彩瓷器 陆金喜在制作曜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