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我要拍片子了。
这么久没有更文了。
想更新一个不一样的。
上周五是一整天的外国电影史讲解,主讲老师是我们的郑教授,很亲切很随和。她问我们:“电影是什么?”有一个男同学回答电影是是从黑盒子演变而来的放映术。教授说:“电影呢,是一门关于时空和时间的艺术。这个问题于你于我而言都是一门天问。”一直很庆幸自己可以学习和电影有关的知识,因为在我眼里每个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都捧着对电影的尊重喜爱和奉献。
这也是电影学院对于电影最质朴的感情。
现在我是一年级的下学期,上学期写完的剧本这学期就要拍摄出来了。老师问我机位如何架和片段如何拍摄时,我都是一头雾水。因为我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本身是戏剧文学专业的,一直以为只要写好剧本的我,显然分工太明确了,一部短片里,如果除了各司其职,人人不互相交流和摄录其它相关知识,拍出的片子一定没办法满足大众。
班会的时候,班主任让每个同学说说本学期计划,所有人的计划第一位都是拍摄好自己的短片。一年级很重要,因为这时候能拍出好作品的我们,一定备受关注,而且会成为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对于学艺术而言就是这样,“出名要趁早”,过多的消耗只会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和创作。
人呢,越长大就应该越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成熟不止外表和穿着的改变,而是心变得更强大,对于从前不能克制的学会克制,而不敢改变的尝试改变。不是世故圆滑,也不是妄自菲薄,是一种怀揣的信仰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成长的路上绝大多时间,都在告别。有一天,应该为告别开心,因为代表你又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不管这种转变带给你什么体验,都是一种新生。如果对自身有着很强的迷茫感,也许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你想要挣脱和蜕变,思想的挣脱,往往比身体的挣脱来得更早。
演员决定了,但是剧本要改,原来的人物设定都不能用了。故事线也要增加,结局还得圆回去。很多影片的前史都不能通过人物口中说出来,只能用布景或者环境来呈现。剧本的格式大概是这样的:
1、家门口 日 外
人物A:××××
人物B:××××
那么人物A到底要先弯腰捡书呢,还是要打开门借着光线捡书,A说完这些话B该说什么,怎么做。演员借着剧本表演,如果剧本写不好,就容易穿帮和造成画面尴尬不适。因为剧本指导演员进行表演和对人物的塑造。
我已经记不得改了几次剧本了。
听着制片的同学说分工合作,他制作预算表,我写分镜头,然后后期配上用鸡毛掸子录的同期音,剪辑的时候还要把画面调色,然后配上中英双译字幕(其实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中英双译字幕,我想让它看起来更像一部电影)。脑子里突然蹦出很多想法,想让我的片子和娄烨的《浮城谜事》一样的开头感觉,那种在平常不过的生活画面,颓败又好像充满生机。随着声音和画面出现,然后是编剧导演的名字出现。
好像有那么回事了。
和我学制片的同学提了我的好朋友是专业的音乐生,声音也好听,如果有机会希望能让朋友给片子唱歌。制片的同学说:那好啊,这样我这里如果有合适片子需要可以找她帮忙吗?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点感动,但不是感激他。而是我觉得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和一个我想要的环境状态,学校里管理系拍得片子比导演系的还要好,制片就属于管理系。前不久,他们系里一个毕业的师姐,短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所以管理系是真的卧虎藏龙。
机会里总有机遇,就像两块钱买双色球的超级大乐透,总是会有人中奖的。
我从一个阶段到了另一个阶段,发现了好多不足和缺点,除此之外在听了老师的年轻往事后,对未来更是憧憬。
学校里的大屏幕我就住在这栋有大屏幕的楼里,每天望着这个屏幕播放的片子。总有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错觉。
有思想的人,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依旧活得让人羡慕和远不能及。就像陈山老师说的:不思考不读书是一种慢性的自我毁灭。
对于我而言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