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二期不是龙山文化起源的根本性原因

2022-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春江明月心

                                   作者:聊城市档案馆  张静

      一、人群不对应

     龙山文化人群并非仰韶人群后裔,而是继承了大汶口文化的南方北上山东后又与山东人群混合的龙山人后裔。证据:DNA检测,有更多、更多……南方混合性基因。大汶口人群与南方人群(正南与西南)历来交流频繁(高频),而西北位不频繁(极少)。可见,分子人类学专家付巧妹对山东人群的论证,起源“二原论”,北方以“山东沿黄河区域”为中心,南方以“福建”为中心,南北双向交流产生于七八千年前。龙山人群属于南北高度混合人群。

       其一、浙江桥头遗址出土“伏羲卦”将中华文明推前9000年,八卦产地为浙江代表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产生于距今12005年前。良渚文化长期与山东文化交流,在长期互动中“互相”影响。比如:“良渚文化”与“苏鲁文化”高频混合,并未与“仰韶文化”混合。双向影响北达山东北部,南至太湖区域。64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汶水和泗水流域的山东地区,同时也影响到黄河边上的鲁西北的聊城市的茌平区。山东省大汶口文化文物中同样出现了“八卦”符号。

       其二、西南方正规“高岭土白陶”北上“山东(高岭土白陶大范围出现)”,而非庙底沟区域“白陶”(少到可怜)。

      女娲尚白,做白陶,向东北方发展,与山东混合,而不是中国“西北方”发展。

      整个东方区域(山东、江苏、安徽、河南部分正南方及西南方两湖及相关区域),崇拜“鸟”与“鸟羽”,器型上十分突出,是双向反复交流的结果。鸟器型,仰韶文化并不显著,大汶口文化更为显著。所谓仰韶白陶并非西南区域高岭土白陶的准确继承位,也不具备文化迁移后的“湖南”特征。

      鸟崇拜也一直影响到东北的“环渤海区域”。

      二、黑陶不对路

       山东大汶口文化黑陶“薄”,庙底沟二期文化黑陶“粗又笨”,龙山黑陶是“薄”的。大汶口文化黑陶与龙山黑陶有着更为紧密的内在关系,包括“纤维丝”。

       三、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衔接最紧密的位置是鲁东南

       同时,此位对应黄帝家族“徐之熊盈”本位。

       四、庙底沟黑陶是龙山起源,是硬生生对应“黄帝西来”结论的产物

       所谓黄帝西来,根本“子虚乌有”,是场“由山东向陕甘迁移的秦始皇黄鸟家族黄帝崇拜的乌龙事件”。

       文化是由“一源”产生,为《山海经》“海外海内区域”产生“全部帝王”的形式所“证实”。

       所有“帝王交接模式”是“一个朝堂内”的“封建帝王更替式模式”。就算“波动较大”的王朝变更,也是“同朝为臣”的“小部落间”的交替掌权制,不存在大部落间“倾轧式”的交替更权。

       “一源文化”是“文字政治化”后,“由一个核心向外扩张”的“同一性文字”特征。文字政治化后,只能是一个中心,一种汉字。因为政治中心是一个,在“王都小范围”内规范了政治化的汉字后,因为胜利的原因,以政治权力的形式,向四周强行推广,渐渐成为汉民族的统一汉字。不存在:跨较大区域、东西双方人影也看不见的情况下,所谓“商量造字”的情况。

        五、高阳尚赤

         对应时期也是庙底沟二期时间,这是根据颛顼大洪水准确时间测算,但是,庙底沟二期只有“黑灰二色陶器”(其时,仰韶已经灭亡),区域内不是红陶之位。而在《山海经》中红陶必须在“河之洲”上,山东茌平大汶口红陶在其位,而不是庙底沟二期在其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