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老男孩的成长之路Java架构技术进阶

MySQL是如何对LRU算法进行优化的?又该如何对MySQL进行

2020-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java菲菲

推荐学习

1. 阿里P8MySQL,基础/索引/锁/日志/调优都不误,一锅深扒端给你!
2. 2020春招必备:MySQL(20)与Redis(20),不看答案能答对几道?

1. 开篇

MySQL 在查询数据时,对于 InnoDB 存储引擎而言,会先将磁盘上的数据以页为单位,先将数据页加载进内存,然后以缓存页的形式存放在「Buffer Pool」中。Buffer Pool 是 InnoDB 的一块内存缓冲区,在 MySQL 启动时,会按照配置的缓存页的大小,将 Buffer Pool 缓存区初始化为许多个缓存页,默认情况下,缓存页大小为 16KB。

为了方便理解,对于磁盘上的数据所在的页,叫做数据页,当加载进 Buffer Pool 中后,叫做缓存页,这两者是一一对应的

在 MySQL 启动初期,Buffer Pool 中的这些缓存页都是处于空闲状态,也就是还没有被使用,而随着 MySQL 的运行时间越来越长,这些缓存页渐渐地都被使用了,用来存放从磁盘上加载的数据页,导致空闲的缓存页就越来越少。当某一时刻,所有空闲的缓存页都被使用了,那么这个时候,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的数据页该怎么办呢?


image.png

2. LRU算法

既然没有空闲缓存页了,而又想使用缓存页,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淘汰一个缓存页。应该淘汰谁呢?当然是淘汰那个最近一段时间最少被访问过的缓存页了,这种思想就是典型的 LRU 算法了。

LRU 是 Least Recently Used 的简写,这个算法的实现就是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它通过维护一个链表,每当访问了某个数据时,就将这个数据加入到链表的头部,如果数据本身存在于链表中,那么就将数据从链表的中间移动到链表的头部,这样最终下来,在链表尾部的数据一定就是最久未被使用的数据了,因此可以将其淘汰。

将 LRU 算法应用到缓存页的淘汰策略上,那么就是在 InnoDB 存储引擎层内部,维护了一个链表,这些链表中的元素存储的就是指向缓存页的指针。

在 MySQL 启动的时候,这个链表为空。MySQL 启动以后,在进行数据查询时,InnoDB 会先判断要查询的数据所在的数据页,是否存在于 Buffer Pool 的缓存页当中,如果不存在,就从磁盘中读取对应数据页,存放到 Buffer Pool 一个空闲的缓存页当中,然后将这个缓冲页放入到链表的头部;如果要查询的数据已经存在于 Buffer Pool 当中了,那么就将对应的缓存页从链表的中间移动到链表头部。

这样随着 MySQL 的运行,空闲的缓存页越来越少,LRU 链表越来越长,直到某一时刻,剩余的空闲缓存页数为 0,当需要申请一个新的空闲缓存页的时候,就需要淘汰一个缓存页了,此时只需要把链表尾部的那个缓存页刷入到磁盘,然后清空缓存页里面的数据,这样就空余出一个新的缓存页了。

3. LRU 链表带来的问题

咋一看,似乎 LRU 链表完美解决了缓存页淘汰的问题。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如果直接使用这种 LRU 算法的话,在 MySQL 中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3.1 全表扫描

在 MySQL 中经常会出现全表扫描,一种是开发人员对索引的使用不当导致的,一种是业务如此,无法避免。

当出现全表扫描时,InnoDB 会将该表的数据页全部从磁盘文件加载进缓存页中,这些缓存页会被加入到 LRU 链表中。如果进行全表扫描的对象是一张非常大的表,可能是几十 GB 的数据,而且这张表记录的是类似于账户流水、操作日志等使用不频繁的数据,这个时候如果 LRU 链表已经满了,现在我们就要淘汰一部分缓存页,腾出空间来存放全表扫描出来的数据。这样就会因为全表扫描的数据量大,需要淘汰的缓存页多,导致在淘汰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将需要频繁使用到的缓存页给淘汰了,而放进来的新数据却是使用频率很低的数据,甚至是这一次使用之后,后面几乎再也不用,如操作日志等。

最终导致的现象就是,当我们在对这些使用不频繁的大表进行全表扫描之后,在一段时间内,Buffer Pool 缓存的命中率明显下降,SQL 的性能也明显下降,因为常用的缓存页被淘汰了,再进行查询时,需要从重新磁盘读取,发生磁盘 IO,性能下降。所以,如果 MySQL 只是简单的使用 LRU 算法,那么碰到全表扫描时,就会存在性能下降的问题,甚至在高并发场景下,成为性能瓶颈。

3.2 预读

预读是 InnoDB 引擎的一个优化机制,当你从磁盘上读取某个数据页,InnoDB 可能会将与这个数据页相邻的其他数据页也读取到 Buffer Pool 中。

InnoDB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磁盘读取数据时发生的磁盘 IO 是随机 IO,性能差。当你读取某一个数据页时,InnoDB 会猜测你可能也需要下一个数据页的数据,如果一次能连着读取多个数据页,那么对其他的数据页而言,这是顺序读取(节省了寻道时间、磁头旋转时间),相对较快,那这样就能提升一点性能。

在两种情况下会触发预读机制:

  1. 顺序的访问了磁盘上一个区的多个数据页,当这个数量超过一个阈值时,InnoDB 就会认为你对下一个区的数据也感兴趣,因此触发预读机制,将下一个区的数据页也全都加载进 Buffer Pool。这个阈值由参数 「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 控制,默认为 56。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read_ahead_threshold';
  1. 如果 Buffer Pool 中已经缓存了同一个区数据页的个数超过 13 时,InnoDB 就会将这个区的其他数据页也读取到 Buffer Pool 中。这个开关由参数 「innodb_random_read_ahead」 控制,默认是关闭的。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random_read_ahead';

如果 MySQL 仅是简单的使用 LRU 算法,那么预读机制和全表扫描带来的问题类似,预读机制会将其他的数据页也加载进内存,当 LRU 链表满时,可能将我们频繁访问的缓存页给淘汰,从而导致性能下降。

4. 冷热分离

实际上,MySQL 确实没有直接使用 LRU 算法,而是在 LRU 算法上进行了优化。

从上面的全表扫描和预读机制的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本原因就是从磁盘上新读取到的数据页,在加载进 Buffer Pool 时,可能将我们频繁访问的数据给淘汰,也就是出现了冷热数据的现象。因此,MySQL 的优化思路就是:对数据进行冷热分离,将 LRU 链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存放冷数据,也就是刚从磁盘读进来的数据,另一部分用来存放热点数据,也就是经常被访问到数据。

其中,存放冷数据的区域占这个 LRU 链表的多少呢?这由参数 「innodb_old_blocks_pct」 控制,默认是 37%(约八分之三)。冷热分离的 LRU 链表示意图如下(图片来自于MySQL官方文档)。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old_blocks_pct';
LRU.png

优化过后的 LRU 链表,又是如何进行数据页的存放的呢?

当从磁盘读取数据页后,会先将数据页存放到 LRU 链表冷数据区的头部,如果这些缓存页在 1 秒之后被访问,那么就将缓存页移动到热数据区的头部;如果是 1 秒之内被访问,则不会移动,缓存页仍然处于冷数据区中。1 秒这个数值,是由参数 innodb_old_blocks_time 控制。」**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old_blocks_time';

当遇到全表扫描或者预读时,如果没有空闲缓存页来存放它们,那么将会淘汰一个数据页,而此时淘汰地是冷数据区尾部的数据页。冷数据区的数据就是不经常访问的,因此这解决了误将热点数据淘汰的问题。如果在 1 秒后,因全表扫描和预读机制额外加载进来的缓存页,仍然没有人访问,那么它们会一直待在冷数据区,当再需要淘汰数据时,首先淘汰地就是这一部分数据。

至此,基于冷热分离优化后的 LRU 链表,完美解决了直接使用 LRU 链表带来的问题。

5. LRU 链表的极致优化

实际上,MySQL 在冷热分离的基础上还做了一层优化。

当一个缓存页处于热数据区域的时候,我们去访问这个缓存页,这个时候我们真的有必要把它移动到热点数据区域的头部吗?

从代码的角度来看,将链表中的数据移动到头部,实际上就是修改元素的指针指向,这个操作是非常快的。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在修改链表的时候,我们需要对链表加上锁,否则容易出现并发问题。

当并发量大的时候,因为要加锁,会存在锁竞争,每次移动显然效率就会下降。因此 MySQL 针对这一点又做了优化,如果一个缓存页处于热数据区域,且在热数据区域的前 1/4 区域(注意是热数据区域的 1/4,不是整个链表的 1/4),那么当访问这个缓存页的时候,就不用把它移动到热数据区域的头部;如果缓存页处于热数据的后 3/4 区域,那么当访问这个缓存页的时候,会把它移动到热数据区域的头部。

6. 生产上的 MySQL 调优

理解了上面的原理,下面则基于这些原理,说一些MySQL可以优化的方案。

MySQL 的数据最终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每次查询数据时,我们先需要把数据加载进缓存,然后读取,如果每次查询的数据都已经存在于缓存了,那么就不用去磁盘读取,避免了一次磁盘 IO,这是我们最期望的。因此为了尽量在 LRU 链表中缓存更多的缓存页,我们「可以根据服务器的配置,尽量调大 Buffer Pool 的大小」

另外,在进行增删改查的时候,需要涉及到对 Buffer Pool 中 LRU 链表、Free 链表、Flush 链表的修改,为了线程安全,我们需要进行加锁。因此为了提高并发度,MySQL 支持配置多个 Buffer Pool 实例。当有多个Buffer Pool实例时,就能将请求分别分摊到这些Buffer Pool中,减少了锁的竞争。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去查看 Buffer Pool 的大小以及 Buffer Pool 实例的个数。

# buffer pool大小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buffer pool实例个数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 

Free 链表是维护空闲缓存页的列表,Flush 链表是维护脏页的链表。什么是脏页,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没有外部监控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知道 MySQL 的一些状态信息呢?如:缓存命中率、缓存页的空闲数、脏页数量、LRU 链表中缓存页个数、冷热数据的比例、磁盘 IO 读取的数据页数量等信息。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这个命令的查询结果是一个很长的字符串,可以复制出来,放在文本文件中查看分析,部分信息截图如下:

MySQL状态信息

如果看到 「youngs/s」 这个值较高,说明数据从冷数据区移到热数据的频率较大,因此可以适当调大热数据所占的比例,也就是减小「innodb_old_blocks_pct」参数的值,也可以调大「innodb_old_blocks_time」参数的值

如果看到 「non-youngs/s」 这个值较高,说明数据被加载进缓存当中后,没有被移动到热数据区,这是因为在 1s 内被访问了,这很可能是全表扫描造成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去检查一下代码,是不是SQL语句写得不恰当。

7. 总结

总结一下,本文详细说明了普通的 LRU 链表并不适用于 MySQL,全表扫描和预读机制均会导致热点数据被淘汰,从而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MySQL 在 LRU 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将链表拆分为冷、热两部分,从而解决了冷热数据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几种 MySQL 优化的方法,可以通过调到 Buffer Pool 的大小以及个数来提升性能,也可以结合 MySQL 的运行状态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LRU 链表的冷热数据区的比例。

另外,将数据进行冷热分离的这种思路,非常值得借鉴。

最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MySQL 相关的原理明白了,至于生产环境的 MySQL 应该如何优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机器的配置来决定如何配置 MySQL 的参数。

作者:天堂同志
原文链接:https://juejin.im/post/5ec0b4435188256d6d6bc0eb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