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飞侠科比

2017-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算法时空

科比在上海接受了一次采访, 发布于TEDx上海(http://www.tedxshanghai.com/power-of-the-mind-.-kobe-bryant.html), 名为心智的力量(Power of the Mind).

这段视频看上去像励志故事, 在讲述他的曼巴精神. 事实上, 要是换个视角看, 科比完全可以称得上算法飞侠, 请听我慢慢道来.

“凌晨四点”只是调度算法

大家都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这个梗, 但实际上人不是机器, 超负荷运转会有很大的伤害. 科比在演讲里说了为什么要四点钟训练, 而真相在于能够调度自己的时间从而最大化训练时长. 因为训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其间必须伴随休息调整, 那么科比怎么去调度呢?

每天都坚持这样最大化的训练时长, 多年之后能和竞争对手拉开很大的距离. 所以, 这样的调度算法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

但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把休息时间散布在一天之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工作/学习”和“休息/放松”尽量排好, 从而最大化时间利用率, 而这个是你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优解.

科比在高中的时候找到了最优调度方案, 那么你呢?

分而治之才能完成目标

科比在谈自己完成跟腱恢复这个极度困难的目标的时候, 采用的正是分治算法.

实际上, Bill Hogan有本《如何吃掉一头大象》:

How Do You Eat An Elephant?

One Bite at a Time.

不过, 如果不能把一个大目标划分成小目标, 恐怕是难以完成的. 所以“分”是关键, 而“治”则是保障.

我们以看完《算法设计指南》(本科教学版)这本书为例, 看看如何“分”和“治”.

每周都能有新的收获, 这样看书效果会好很多. 如果有必要, 可以把书拆成活页, 每次就主攻这一点, 这也是我一直倡导的“活页读书法”. 另外, 也可以在分治中引入贪心策略, 挑选最难/最简单的去啃掉那一章, 至于选难还是易则看个人具体情况了.

当然, 分治算法真正的精髓在于分的过程之后去芜存菁, 从而提升算法效率. 也许你在多门功课的学习中划分得比较好, 学习了某个模块之后让很多课程都能受益, 从而减少了重复学习.

优化自己变成better version

为了让自己不断变好, 而不是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个寻求全局最优解的问题. 可以在局部搜索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调整, 也可以改变思维模式进行大的调整. 总之, 今天的自我必须要比以往更好. 关于这点我们就不多说了, 励志的鸡汤到处都是.

如果说算法都是策略, 而成就最好的自我则是人生的目标函数.

Just do it

光有算法不去运行程序也是白搭, 所以, 认真看完这段励志的视频之后, 行动起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