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系与公共事务互联网科技

从政策维度看疫情之后的房价走势,是否值得投资?

2020-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罗彪_白鹿智库

先说基本判断:短期看稳中有降,刚需或改善型有一个时间窗口;长期看稳字当头,买房“躺赚”时代成为过去时,投资需谨慎。

从中央层面来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巨大影响,“六稳”将是2020年的政策主线。房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保持定力、稳字当头,既防止房价大幅上涨也会防止房价快速回落。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2020年楼市的总基调,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

央行在2月21日召开的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态: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银保监会在2月25日的媒体通气会上也表示,房地产金融政策没有因为疫情调整和改变。

从地方层面来看,疫情之下房地产行业陷入“冰封”,在“因城施策”框架下,2020年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出现变相松动。

今年2月以来,无锡、西安、上海、南昌等数十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延期缴税、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要求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等举措。这些政策主要旨在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并不涉及需求端,是对冲疫情影响的“救企”举措,并非“救市”。

2月下旬,东莞、南宁、驻马店等地相继出台“公积金新政”,或是降低首付比例,或是放宽范围,或是延长贷款年限,皆是“鼓励”公积金购房,作用于需求端,被外界解读为公积金“救市”,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驻马店为代表的下调首付城市被约谈,其“松绑”政策就此流产。

3月3日,广州发布通知,取消2017年3月30日开始的公寓限购政策。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最终广州取消公寓限购的楼市松绑政策也宣告流产。

特别是3月7日海南省明确规定“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用以控制期房售房方法,其限购政策继续收紧。由此可见“房住不炒”的原则并未因为疫情发生根本改变。

再从市场层面看,疫情期间,二月份楼市成交量降八成,三四月楼市“小阳春”已经成为泡影。

迫于资金压力,疫情过后,不排除有开发商为快速回款,以价换量,进行打折促销活动。眼下不少房企就已经开始了打折促销,但促销优惠力度有限,对房价的实质影响不大。

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价,但全球疫情如果真如钟南山预测的那样延续到6月份,甚至到4月份,那么开发商进行实质性的降价概率就很大了,毕竟资金回笼对开发商而言极其重要。

综合来看,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以概括为中央不动、地方动,地方在不触碰“房主不炒”的总基调下,会采取一些灵活性政策,一二线城市可能对刚需实行更加宽松的购房政策,三四线城市则极有可能出台更大程度的松绑政策。短期内一二线城市房价相对稳定,三四线城市总体稳中趋降。

对于刚需而言,3月下旬到五月份,应该是一个难得的“空窗期”。

这期间,疫情刚刚好转,房地产市场刚刚觉醒,多数人还在观望价格、担心疫情影响、甚至没有具体的买房目标,开发商迫于自身资金压力,会尽可能给予最优惠的价格。

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对标国运发展,维持房价平稳、防止大跌大降是总体趋势。

微信公众号:GA实战派,聊聊体制内外,洞悉政经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