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踢了咱的奶酪
作为一个文科出身而后从事教育的人,每当反思自己所受的教育时,耳边总是响起一个声音——读书太少。当我面对书柜时,或是伏案备课时,或者只是夜深人静回顾生命时,我都深有此感。生命中本该用于阅读的那些黄金岁月被永远耽搁了。
问题是,我还眼睁睁看着,我的切身之痛在我的学生身上一年一年地复制和粘贴着。
有一次上课,我把一些资料忘在了办公桌上,我让一名男生帮我去取,并告诉他办公室在阅览室隔壁,不料那男生张嘴就问:“阅览室在哪儿?”不止是这个男生,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不知道学校的阅览室在什么地方!
刚到这所学校时,我课余喜欢去阅览室呆会儿。我发现,与我过去所在的学校相比,这儿的阅览室里人少,报刊也少。这里只有一些党报和关于各科教学的期刊,上面还落了一层灰尘。失望之余,我还直觉到一种淡淡的隐忧。
读书真的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没有用处吗?
可是,论述读书重要性的文字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固执地不想重复那些话。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也一样。人生的许多美好体验要通过阅读才能获取,历史的许多智慧高地要靠阅读才能到达。而这个民族之所以进步缓慢,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真正的阅读。
我也知道,对于学校里那些急于功利的人来讲,这种大道理真是无关痛痒。好吧,阅读对提高学生智力(其直接表现为那些考试分数)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可是作了大量阐述的,他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们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们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都读不好。”
可是,即便如此,情况为什么还是那样呢?
首先,不排除一些个人的原因。某些校长会凭自身的仕途经验认为,读书多了容易变成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不读也罢。当然,学校不重视课外阅读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高时耗、低收益”,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氛围中,在上一节课后恨不得马上变成分数的教育理念下,费时费力去抓并不能即刻见效的课外阅读会让学校有种“不务正业、不负责任”的滑稽感甚或犯罪感。
同样的担忧也会出现在学生那里。在原先那所学校时,高一、高二的晚自习我都会让学生读书。文学、历史、传记,领域不限,每周交一份读书札记。可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搁浅了,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把我留给他们阅读的时间当成了各科作业的“公摊”对象。
夹在学校和家庭、领导和学生之间的老师们也是难有作为。由于从学生那里榨取分数已经成了一切工作的核心,长年的机械性操练也使得老师们早早没有了阅读的自觉,原来的很多责任和理想都已经被深度而牢固地体制化了。
然而,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我认为,“应试的教育态度”其实并无大错,错的是“考试的方式”:一张文科试卷不需要大量阅读而只用钻研几本教材就能考好,而一张语文试卷甚至连教材都没必要去看,只要做大量试题就能抓住它的命脉。
——这是什么人文教育啊!
既然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都被那张高考试卷牵着鼻子走,那么那张试卷为何就不能将我们的教学导入一个积极、健康的轨道呢?它为何总是那般谨小慎微而又避重就轻呢?它为何总是那样煞有介事其实总在言不及义呢?它为何摆出一副唬人的权威架子其实只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呢?
为什么呢?
我宁愿相信这只是一种测评观念的落伍,而绝非一种策略故意。
针对这一问题,我却有个不太乐观的顾虑——不让阅读的原因是不是不去阅读的后果,不会阅读的后果是不是不许阅读的原因呢?
什么后果?
最直接的就是它制造出了呆滞而粗糙的灵魂。没有被文字浸润过的心灵就像没有开冻的一潭死水,春风也吹不起一丝涟漪;又像板结干燥的土地,一阵小风就会黄土飞扬甚至沙尘暴。它在技术上的表现就是受教育者词汇的匮乏。在很少阅读的学生那里,有限的概念无法推动逻辑的长驱直入,思维难以真正展开,各种伪命题和假相就会乘虚而入,思想的贫乏就在所难免。一个不知道“平庸的恶”的人,不会反思他在体制中的角色和作用,也看不到他加在别人身上的痛苦;一个没有思考过“民族主义”的人,就不太容易学会理性地爱国;而一个认真领悟了“自由主义”的人,却会更理性地爱自己。《一九八四》中便提到了统治者何以要大量削减新人的词汇,对此,学者刘瑜就指出:“思想的钳制造就语言的饥荒,但语言的饥荒也恶化思想的贫困。一个政权的专制程度,总是和它的词语丰富程度成反比。”
再者,从喜爱阅读,到熟练地边读边思,到有选择地阅读,再到读以致用,再到批判性地阅读,真正的阅读其实是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复杂的系统工作,然而,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从一开始就缺少正规而严格的阅读训练,他们在上学时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结果终其一生都是阅读的门外汉。而大门的另一边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书籍的世界”,他说:“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跟认真地、用功地学好功课并不是一回事儿。一个人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过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是啊,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他可能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岗位,也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地位,但谁敢保证,文明的进步在他身上的体现不会是零甚或负数呢?
好在一些良知未泯、理想尚存的人还在坚持。我身边就有一些优秀的校长顶着上下内外的压力,在他的学校里大力开展各种阅读。有一次,我在网上发现了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给学生拟定的一个课外阅读的书单,从文学到历史到哲学,古今中外,很见专业的功底,很见人文的关怀。那无疑就是端给学生们的一份精神奶酪啊。
然而,盯着我们的奶酪不放的,总在那里蠢蠢欲动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臭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