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趣味力学》
这几天读了俄罗斯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的《趣味力学》。力学是物理中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作者结合日常一些有趣事例,说明其背后的原理,来普及一些力学知识,比如重力、强度、功等。我读这书是因为我在理化方面实在是“大白”,急需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也算是向“困难区”挑战。
当然读书总是“开卷有益”,读这书也强化了自己的一些认知。
比如说“重力”方面。我以前一直将“重量”和“质量”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质量”本质是指物质含基本粒子量的多少,“重量”是指质量加引力。而重力是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我们通过重力地底深处的物质属性。
比如,在海岸边放个悬锤和摆来做实验,我们发现悬锤偏向海洋,从而说明了,海洋和海岛的重力作用,要比海岸边的大,而海岸边又比纵深处的陆地大。这又说明,大陆地下的地层物质比海洋底下的要轻。
比如说“强度”。为什么说“团结”力量大?就像上面这张例图,经过计算得出,如果去折断的话,七根树枝的力量是一根树枝的81倍。
比如说功。这个概念以前也很陌生。“功”的单位是“千克力米”。什么意思?就是指把1千克物体提升到1米高度所做的功。百度上解释:
功(英语:work),也叫机械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的累积的物理量,功是标量,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这里提一下“功率”,因为这跟日常生活中的“马力”有关。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单位常用的两种:每秒千克力米(1千克力米/秒)和马力两种。1马力等于75千克力米/秒。
就像爬在树上的熊,去打击悬挂在树上的木头。熊越强壮,越凶猛,它跟木头打架所遭受的伤害也就越严重,因为木头会以功率回击它。
还有比如自动机械,就像测步仪,它是什么原理?
这仪器最主要的部分是重锤B,它固定在杠杆AB的一端,并且这个杠杆AB可以绕轴A旋转。平时,一根软弹簧使重锤B停留在仪器的上半部。当走路的时候,每走一步,人体都会略略提升一下,然后立刻落下,测步仪也就会跟着上下。而重锤B在惯性作用下,并不是马上随着测步仪升起的,它反抗着弹簧的弹性,留在了仪表的下半部。测步仪往下落时,重锤B根据同样的原因又要往上移动。因此,每走一步,杠杆AB就会摆动两次,一上一下。杠杆AB摆动时,通过小齿轮使字盘上的指针转动,从而记录着人在步行时的步数。
总之,力学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