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境》摘抄7

2024-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看海的树袋熊

在人世间活着,一边与无常共存,一边在实际发生的每一个对境每一件事里面,尽最大努力扩展心量。理解与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过关斩将,处理好情绪与心念。反复平衡贪嗔痴慢疑。去反省,去净化。这是每一天都需要面对的功课。

不是去寺院才能修行,有上师才算修行。或者必须取得什么大法才称为修行。不掉入心的圈套就是大清醒。以生活本身去修正、修理、修炼这颗心,修行就在发生。

是否可以容纳下各种人,各种事。

是否无执念。

是否可以快速平衡情绪。

是否常常心生惭愧、怜悯。

是否愿意让他人快乐,而不是增加对方的麻烦与苦恼。

是否常心有戚戚然,一种柔软、纯净的悲伤。

是否愿意原谅任何人。前提是你能够真正“看见”对方与自己。

即便世间难以修补,克制意念,保持清醒与理性,简单生活,与自己的身心同在。

为那些真实、珍贵、神圣、有信念的事物而活。

假设还有十年的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会希望如何度过。

能否无所畏惧地去爱。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每个醒来的一天,都需要心存感谢。踏实、平静、高高兴兴。最终,这个看到的世界是“有魔力的、壮丽的、庄严的”。

夏天的荷花香气,冬日的满湖冰雪。世间发生的一切都容纳。变动中的不变,不变中的万变。雪后荷花塘,看完一个轮回。夏天的荷花香气还在心里。

保持清醒的喜悦与平静。看到生活中重要的与不重要的区分,学习自处,懂得什么是思念、感恩与珍惜。在生死的现实中,深深地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的显示。

终究会慢慢地看到,世间是一场梦。

整体而言,天生倾向神性的人,不喜欢人世间,连带厌恶肉身存在。生活在这样一个无法如愿的世界,写作仿佛一条纽带,让他们的意识从大地回归神性故乡。如果没有写作,也许崩溃得很快。

写作者依靠写作而回忆起自己的神性。并让灵魂取得根源性的联系。

当人坐下来读书或写作,暂时脱离外境束缚,脱离自我需求,与清明的内在意识同在。这可以被保持成一种终生习惯。

如果时间逆行是为了回到过去纠错,通常意味着人并不满意生命行径的结果。为了避免结果去消灭那个因,一般果已经烂透。

这种偷懒想法不可取。自救不可能建立在未来者的视角,有因一定有果。

人很清楚并没有机会回到过去。只能摸黑过河,保持小心翼翼的觉知。即便可以有逆行纠错的轨道,我也不想回去。没什么错可以纠正。

所有发生过的都是既定的。是应该发生。只能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