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李子园里的温情
八月初,正值沿溪村李子成熟的季节,100余亩黄金奈李即将上市,直播活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咱村李子园种植的黄金奈李,一口下去脆甜无果渣,水分达到爆汁。”村里年轻小伙路程已经有一年的直播带货经验了,他把鲜嫩多汁的果肉抵近补光灯下的手机镜头,熟络地介绍着黄金奈李这款主推产品。镜头转向李子园,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挂在枝头、晶莹饱满的李子,成片的树挂满果子,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香气。
“我们今年的李子挂果率高,和去年相比是明显增产,估计能达到19万斤。再者,我们李子的口感好,品质高。”奈李汁多、味甜、果面干脆,短短一个小时,就销售了一万多斤。
这样的景象让人欣喜,但今天却是郑峻礼在沿溪村和乡亲们最后一次销售奈李的日子,不免也有一些离别的伤感。
谁能想到曾经的沿溪村是全县贫困人口最多、最落后的乡村,而如今成功交上了一份“脱贫致富”的优异答卷,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2018年,沿溪村,绿水青山连绵不断,农业大学毕业的郑峻礼是这一年新到岗的驻村第一书记。这年冬天,在驻村工作会上,郑峻礼得知该村有个叫周老二的因病致贫,便决定去看望一下。
一大早,寒意袭人,郑峻礼来到周老二家。
进到屋里,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蜷缩在火盆旁,整个身体靠在椅子上,无精打采地一边烤着洋芋,一边端着酒碗,整个屋子里充满了柴火与酒精浓浓的混合气味。
“大爷,我是驻村工作组的,叫郑峻礼,今天来看看您。”
“噢,随便坐嘛,没想到我这样的人还有领导来看望。”周老二毫不在意地说着。
“就你一个人吗,子女和老伴呢?”
“媳妇早就过世了,有个儿子现在在城里安定下来了,一年可能来个一两回吧,哎呀,一把老骨头了,哪有人惦记!”
“那您现在在村里有做什么工作吗?”
“我这人什么也不爱做,也不会做,就每天喝点酒有点吃的填饱肚子就行。”
其实郑峻礼事先就了解到,周老二一个人在沿溪村过了大半辈子,老伴过世得早,儿女也不在身边,常常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喝酒。所以原本健壮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在思想上他慢慢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只是得过且过消磨时光。村里已经把他列为低保贫困户了,生活虽然有了基本保障,但自家填土好久不摘种,丢慌了一大半。
“您的生活质量其实是可以改善的,但你首先要把酒瘾戒掉,把身体搞好,自己可以找点事情做,您不是还有田土嘛,可以种点蔬菜水果,打理打理自家填土。”
“打理填土需要好身体的,我的身体一用力就腿软呢。而且种啥也需要种子、肥料、农膜,哪里有钱啊,况且这么多年没做了,也没有技术啊。”
离开周老二家,东边山峰上的日头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走在路上,郑峻礼一直回想李老二给他说的话,虽然他这么多年呆在家里,没有出来做农活了,但确实说出了村民们都存在的问题。沿溪村大量土地闲置撂荒,只有十几户人家还在种植玉米、水稻,可只供给自足,这几年也没有想到拿到市场上销售。想要解决村民们的就业问题,靠农业发展脱贫致富,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推出特色产业,还要让大家的思维观念转变一下,可是种植什么,又如何来种植?正思索着,他看到云湖对面连绵不断的青山,对啊,这里海拔高,光照充足,晨露水丰盈,环境是很优渥的啊,能不能尝试下种植水果李子呢?
连续熬夜工作好几天,他和几个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一直在考察种植李子的可行性,他们到村子的各个偏坡、山上、田地都实地考察了一番。在市科协、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又请专家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证,最终敲定种植黄金奈李,并且召开村里所有家庭代表开大会。
“什么?我不同意,我不知道种植那玩意儿有什么用?我们家去年就尝试种过苹果,结果今年呢,还不是得靠我种的那几株白菜生活!”
“对啊,我种了大半辈子的水稻了,我还没听说过能够在山上种植水果这样好笑的事。”
“这里海拔1100米以上,土壤和光照都很适合种植李子。而且李子是喜湿、喜肥的果树,种植的自然条件是满足的,大家放心,先不要着急,工作组会请技术人员带领大家种植。”
要改变种植计划,让所有村民都接受本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沿溪村一共有两百多户人家,若是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不可行的,所以郑峻礼先后来到有相关水果种植经验的村民家里细致说明这个情况。
在山上种植果树,修路是先决条件。在郑峻礼的带领下,原本无路可走的山腰出现了机耕道毛路,随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山路逐渐硬化。几个月以后,蜿蜒盘旋的机耕道,成为了山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山路修好了,方便大家种植,村子也靠近高速公路口,运输条件比较优越,利于销售。”
自从路修好之后,他就带领村民们陆陆续续种植了将近500亩地,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李子园。盛夏时节,李子园总是能够听到农机的轰鸣,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除草、剪枝头,还认真细致地给黄金奈李套袋。来年园内,圆润的黄金李微微透黄,饱满而晶莹剔透。
沿溪村还有不少建档立卡户也开始到李子园务工,每人每天有几百元收入还包中餐,年前探望的李老二也在郑峻礼的三番劝说下,参与到了其中。李子的种植帮助更多村民就业,他们的家庭状况得到了改善。
大多数村民普遍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经验,书记便请了云湖镇的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到沿溪村讲授农技知识。每个月,村民们都可以到养殖场和李子园学习技术,“要想果树结出的果子质量高,大家首先要修剪好枝丫,这棵是主杆,不能修剪,但是这种分叉出来的枝丫就要选择性的修剪一部分......”在李子种植基地,果树种植专家正手拿着剪刀向村民们讲授如何剪枝、嫁接、提高水果质量等果树种植技术知识,并指导村民进行了实操。这样更好地将种植技术送到了农户的田间地头。长期以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习技术,大家能够种有所成、养有所获,走上小康路。在李子园顺利开展后,村里下一步将进行土地流转实践,解决土地资源闲置撂荒的问题,规模化的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使得村民们省时省力就能实现增收。
2020年疫情来临,李子的销售遇到瓶颈期,不少村民向支部反映李子销售不出去。除了李子,其他农产品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
郑峻礼考察过,沿溪村早在2017年就建过电商服务站,可是站点的运营仅仅停留在快递收寄的物流服务以及简单的微店经营中,且管理人员少,实践操作不熟练,传统电商已经不能再满足销售,仍然需要不断刷新升级。借着短视频和新直播平台的热潮,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农产品和请技术团队直播带货,是目前最好的销售方式。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商带货,乡镇的广播电视站组成直播团队,考察当地的李子的生长和品质情况,为线上销售做好准备工作。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管理下,新电商平台的运用使得“直播带货”活动渐成燎原之势,沿溪村就业扶贫的工作也得到了更好地开展。
“书记,我们家今年摘种的黄金奈李全部售空了。”
“现在村淘宝、抖音的主店铺都开了,来自各省各地的人都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下单。咱们的黄金李是起点,但不会是终点,接下来还需要一项一项地推出我们其他的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种植基地会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大家只管出地、出力就好。”
郑峻礼认为,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沿溪村还应该继续以李子产业为引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山乡巨变,沿溪村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直接传递。曾经的撂荒地,早已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绿色银行”。
8月4日是郑峻礼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最后一天,也是黄金奈李正式上市的第一天。周老二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直播活动结束后他就赶忙来到村支部办公室。
“郑书记,听说您要走,怎么要走了也不和大家伙打个招呼。”
“周大爷,今年是我驻村的第三年,前段时间接到上级安排,三年时间已满,工作需要调动,今晚也准备给大家说的。”
“哎呀要不这样,不多说什么,今天喊大家伙来我院子,咱们好好撮一顿,你可一定要来啊,也算是庆祝我一把老骨头还能过得这么精神,还有机会看到咱村的美好面貌。”
晚上8点,周老二把村里的人都叫了个遍,咱郑书记马上要调动离职了,明天就要走了,大家伙能来的都来吧,带着老人孩子来我家一起团聚团聚,我做东。大家一听,哪里好意思,但又觉得周老二确实安排得妥当,也想和郑书记好好告别,答应下来的同时,一个个带着自家炖好的鸡鸭鱼肉来到周老二家,一方不大不小的院子顿时热闹非凡,刷锅的刷锅,炒菜的炒菜,每个人忙里忙外,似乎在众人的心中,这是一次难得的全体聚会,也是一顿想用心做好准备的晚餐。
一盘盘黄金奈李摆放在拼好的木质长桌上,没上主菜前,还可以先拿着一个洗净的李子咬一口解解馋,果子脆甜,汁水甘冽,一口下去,让人久久难忘刚才的香甜。
饭桌上,热气腾腾,除了村里常规的家常小菜以外,还有各家做好送来的特色拿手菜,豆腐黄鱼、猪肝炒大椒、洋葱炒木耳、牛肉烧胡萝卜……每一道菜围绕着奈李摆满整个桌面。待所有人都入座后,大家斟好酒,举起酒碗相互碰着,喝酒,吃菜,俨然一个大家庭年三十的聚会,气氛温馨而又热烈。
周老二激动地站起来,端起酒杯对着郑书记说:“书记啊,要不是你带领我们脱贫致富,我这老骨头都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呢,以前总觉得这日子没个盼头,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人的生活都得到大大改变了,心情都变好了。”
“是啊,我之前只知道种点白菜,什么技术都不懂,收入也低,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现在我也算是个李子大户了,还靠现代科技卖出了不少农产品。”过去一直反对发展李子种植的隔壁邻居李军说着,脸上更是止不住的笑意。
“这几年来我一直很感谢乡亲们的支持,其实说实话,刚来沿溪村接手驻村工作的时候,我也迷茫过很多次,会经常去怀疑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会担心乡亲们觉得我太年轻没有经验。但我后来发现脱贫攻坚这场战斗本就是不容易的,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我也真的希望大家的生活能够越变越好,我们的家乡发展好了,还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继续贡献力量。和大家的朝夕相处的日子将会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我也敬大家。”一杯酒下肚,郑峻礼回想起这几年和沿溪村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在脱贫路上不懈奋斗的时光,眼眶湿润,这一夜太让人难忘。也许,对于他而言,驻村虽完成,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仍然在路上。
炊烟袅袅,穿过层层绿色,抵达错落有致的山河,画出最浓郁的人间烟火。此刻,所有人都正尽情享受着这场酣畅淋漓的最后一餐。
酒饮微醺,天色将明。透过新房的玻璃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一行行李子树,如同一座蜿蜒的绿色长城,枝繁叶茂。老房子就在旁边,瓦片满载着旧日记忆,蝉鸣声响,夏风微凉如薄荷,新的生活已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