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理个人的长期目标?
2019-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Lee公子
2019年6月9日 Lee公子 文 于深圳
自己个人年度的目标都管理不好,怎么管理更加长久的目标?对于长期目标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一直是一团迷雾,心中存疑,一直想要解题。
结合李希贵校长的六个方法,有一些对自己个人长期目标管理的思考。
1、用行为习惯替代生硬的量化目标。
比如,不需要量化说今年要减肥10公斤,而是要让自己形成运动习惯,怎样保证自己开始产生行动,并让行动持续下去是关键,而不是天天用数据或者考核评价自己,搞的自己紧张纠结。
2、要给自己留出空余时间、“留白”时间,而不是把目标在时间表中安排得满满当当。
只有留出富余时间和精力,才可以在遇到外界变量的时候有时间做出调整,才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和非计划事件的出现,整个节奏才不至于被意外事件搞乱,无法持续。
3、明确发展的大目标,积累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目标。
不能仅仅依靠自己一个人完成一个长期规划。孤家寡人不能成事。
需要联合广泛的外部力量协助自己。用团队和他人的能力为自己赋能。
4、明确自己的“责权利”,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和责任边界,不要被旁枝末节干扰,消耗时间、精力、资源。
搞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和责任边界很重要,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和做不好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用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会对聚焦目标、产生成效非常有益处。
自己原来因为边界感模糊,导致的事必躬亲,细枝末节一大堆,“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实在太多,关键成果总是受到杂事的影响被拖延,逐渐的也就不能完成。
5、积累解决问题的知识库、思考模型,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用重复调取,效率高,效果好,还轻松。
这一点自己做得还不错,自己的知识积累有章法,思考有框架,经验能够形成工具流,这让我在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受益。
6、管理自己个人信用,用长期主义的方式来做事和做人。
建立和经营自己的信用账户,让自己真实而确定,和有信用的人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写作、分享、授课等方式,放大自己的个人信用。
从以上6个角度的分析如何管理个人长期目标,思路清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