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谈翻译·译文

【译览心智】04.年轻一代如何应对信息过载

2016-03-31  本文已影响56人  intheflow

>> 可点击这里收听本集节目英文原声(完整版)

本次要向大家分享的这期All in the Mind的主题是《the distracted mind 一心多用时的大脑》

我在此将翻译原节目内容的第4部分,即原节目音频的〔22:10-28:50〕部分。


本文摘要:

1.然而尽管数字时代的孩子们有这么多惊人的能力,他们身上仍然显现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做不到对一件事物持续保持二三十分钟的专注,他们不具备那么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attention span )。我想请你猜一猜:16-25岁的年轻人在 YouTube 上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长大约是多少?

2.过去曾要耗费我们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的这些任务,现在只需要区区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几乎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

然而,问题来了:和那些丰富的“信息”共同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还有更大量的“伪信息”。


作为我们本期节目所讨论的主题——“信息过载”对于年轻的这一代人,也就是我们称之为“数字化时代的孩子”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他们从小在数字化时代中长大,非常适应这种环境,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能够更自如的应对这种信息过载呢?

列维亭教授表示,在他看来新一代的年轻人们确实具备很多“超能力”,和几十年前他小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完成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复杂任务。他很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些年轻人代表了未来的希望。

他以身边一个朋友的7岁的儿子为例:

我昨天下午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玩儿他的乐高积木中自带的一个可编程的小计算机。瞅瞅,现在一个七岁孩子玩儿的乐高里面都自带编程计算机了。我陪他一起玩,和他合作。他给我布置任务:我来搭建这个机器人的基层架构,你来给它编程。(笑)我说这我可不会,他用一种狐疑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得了吧,难道你连这都不会?”

(笑)

然而尽管数字时代的孩子们有这么多惊人的能力,他们身上仍然显现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做不到对一件事物持续保持二三十分钟的专注,他们不具备那么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attention span )。从我在大学里教的本科生身上就可以看出,每一届新生都要比以前的学生的注意力时长还要短。他们的这一特点在他们所观看的电影上也有体现。 YouTube 曾经向我分享过他们的统计数据。

我想请你猜一猜:16-25岁的年轻人在 YouTube 上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长大约是多少?在猜之前,请不要忘了,在 YouTube 上不光有短视频,还包括那些长达2小时甚至更多的纪录片等长视频节目。

(主持人:3分钟?)

答案是23秒钟。(停顿)事实就是如此,而你猜的3分钟这个时长已经很糟糕了。让我们想一下当今全球面临的那些最艰巨的问题,比如贫穷、饥饿、财富分配不均、资源问题、种族歧视,还有各个国家之间以及本国之内的各种武力冲突…… 这些大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有那么简单的话,我们早就已经将它们解决了。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如果我们下一代的年轻人们只是思考个几秒钟然后就去刷推特,再回来思考个几秒钟,是没有可能想出任何进展的。最最起码需要一整段二三十分钟长的思考时间,也许还有些可能性。

因此对于我们的年轻人,他们需要训练的能力之一就是长时间保持专注的能力。通过做一些沉浸式的活动比如阅读、玩乐高积木、看电影等等来拉长自己的注意力时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时代为我们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便利。这种便利程度是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25年前:当你想查找一条信息时,比如你在和人聊天的过程中提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你突发奇想要去查证确切的数字。那么一种途径是通过你认识的一位了解此信息的人,你要去把他的电话号码找到然后祈祷他能接你的电话,告诉你你想得知的信息。而唯一的另一种途径便是:你要走到你最近的图书馆,一本一本的翻阅它们的图书索引。当你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图书所在的区域后,你要走到那排书架,从一架子书中把那一本找出来。并且你尝试查找的第一本书很有可能并不包含你所想要了解的信息…… 繁琐步骤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过去曾要耗费我们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的这些任务,现在只需要区区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几乎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到。

然而,问题来了:和那些丰富的“信息”共同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还有更大量的“伪信息”。

“伪信息、伪科学、伪事实”的数量远远超过真实正确的信息,而分辨信息真伪的难度却变得越来越大。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之前,当你拿起一本山寨杂志的时候,它从内到外的装帧和印刷等特征都在向你大喊“我不是靠谱的信息来源!”而当你翻开《大英百科全书》或者《牛津词典》的时候,你会很清楚这里的信息是可靠的。而在当今,很差的网站和优质网站看起来同样精致美观。

我们需要教给年轻一代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信息辨识(information literacy)”,也就是学会如何分辨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


主持人问到:在你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采访到的所有人之中,你认为谁的大脑和思维是最清晰有序的?

列维亭说他认为当之无愧的应当是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舒尔茨具有一语切中事物核心的超凡能力,这种能力在他所认识的一些哲学家身上也有体现,比如丹·丹尼特(Dan Dennett)和保罗·丘奇兰德(Paul Churchland)。当舒尔茨听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故事的时候,会立刻问出一个核心问题使对话有效向前推进,吊出能够照亮整体叙述的关键信息。


本期节目我们与丹尼尔·列维廷教授的对话就进行到这里。本集我们探讨了列维廷教授的新书《The Organized Mind: Thinking Straigh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井井有条的大脑——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保持头脑清醒)》中的部分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