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

胎教的几个误区,千万要注意!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8de0371f44b7

胎教作为早期教育的一段重要时期,其施教时间、内容及方式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科学胎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怀了宝宝的准妈妈们都知道孕期给宝宝做胎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感觉一点用都没有啊!宝宝似乎跟本得不到什么改变。其实胎教也有几个误区,各位准妈妈要注意了。

误区一:越早实施胎教越好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展直接影响胎儿心理发展的过程。

科学家通过脑电科学研究表明,胎儿6、7个月时大脑才会长好,到胎儿8个月时就会慢慢有着和新生儿一模一样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会逐渐开始拥有各种功能,并开始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所以这个时候对胎儿实施相应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误区二:依赖音像资料就可以做好胎教

就像是上面说到的那样,胎儿在怀孕的后期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听觉记忆,但是这个时候胎儿的检测、辨别和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还没有那么完整,因此只能对于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进行初步的判断和信息加工。关于语言胎教方面,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胎儿早期是非常特别的,胎儿对言语的偏好强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强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强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强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因此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音像资料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误区三:胎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胎教的实施一定要按照自己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是自己想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

胎教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胎教一定要把握好度

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最好是能够选择孩子清醒的时候,并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2)胎教要有规律性

可以在一天固定的时间里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在孩子出生以后还可以继续进行,也可以为孩子其他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进行胎教的时候,准妈妈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与胎儿共同体验,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接受胎教,不但对于胎儿非常有帮助,对于母亲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还能够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总之,胎教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也能够培养孩子和母亲的血缘关系。

现在社会上常推广的“胎教”方法,都是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而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科学结论,因此准妈妈不能盲目地相信和遵循这些“胎教”方法,理性的对待胎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