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的发展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88人  时代收藏网

中华香文化,浩如烟海,珍若珠巩。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配制、使用及品鉴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用具、技法、习惯、制度与观念,既凝聚了华夏先民的也活经验与转慧,也散发出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瑰丽异彩。

沉香线香

秦汉时期,华夏—统,香文化得到了更为适宜的发展空间。汉人张骞出使两域,丝调之路随之开通,沉香、青木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域外香料得以陆续输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华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随之而来。

与道家、儒家、医家养生养性理念紧密融合的熏香之习在王室贵族中渐渐流传开来;香炉、熏笼等用具也开始普及使用,著名的“博山炉”即产生于此时;熏香、佩香、浴香已成为宫中寻常之事,用香也成为宫廷仪制的一部分,《汉官仪》中就有关于尚书郎奏事对答须“口含鸡舌香”的记载。

时至魏晋,香品鉴赏渐成风气。当时,香料是极其珍异的奢侈之物,用香、品香是贵族权门极为豪奢的享受。曹操生前修书给诸葛亮,寄赠“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前,又将名贵香品遗赠诸位夫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分香卖履”。东晋南北朝时流行熏香,士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望若神仙。在香料品类日趋繁多的基础上,合香(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香品)普遍使用,出现了范晔《和香方》等多部香方专书。香料更广泛地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当时名医葛洪、陶弘景等人曾以香料入药疗疾。这一时期,贵族对名贵香品的需求、道教的蓬勃发展及佛教的兴起,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用香风气的扩展,促进了域外香料的传入。

隋唐时,国力强盛、民力富庶,为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香品用量远逾前代,不仅广泛用作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了用香涂刷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彼时,用香、品香之习渐从宫廷王公贵族阶层传人民间。随着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用香仪制日趋完备,成为宫廷、政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具也越发精美,材质多以瓷器为主;香品更是日渐丰富,香类划分也日益精良。

有宋一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宋代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繁盛,政府设立了专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对香料贸易执行专卖制度,香料进出口量占对外贸易额的首位,甚至出现了专事海外香料运输贸易的“香舶”。1974年,福建泉州湾出土的一艘大型宋代沉船就是所谓香舶,船上载有龙诞香、降真香、檀香、沉香、乳香、胡椒等各类香料。宋代文人阶层普遍盛行焚香用香、搜集香方、合制香品、品鉴香类,常互赠名香、应和酬唱,引为雅事。宋真宗宠臣丁谓,一度官居宰相,曾亲撰《天香传》一文;大文豪苏钱亦曾亲自合制“印香”;诗人黄鹿坚甚至自称“香癖”,《香谱》作者洪当,就是他的外甥。宋元时期,是香文化从贵族走向民间、从书阁走向市井的重要阶段,印香、香墨、香茶及添有香料的各种食品开始进入市井生活、百姓人家。

明清两朝,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期。当时的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明代“宣德炉”以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形态精美而著称香史。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香以其特殊的魅力征服了宫廷贵族、豪门富户、文人雅士乃至市井平民。人们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香熏,彻饮脊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不知不觉,香已然浸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各种形式融人到古代中国人优雅而极富情趣的日常生活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