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 |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元旦在吃货圣地汕头跨年,平淡中不禁思考,我的2017到底收获了什么?似乎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又似乎得到了很多无形的经验。理财上,小金库并没有变得丰腴,但却过上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独居生活;学习上,考证忘了缴费考研举棋不定,但却在找工作的路上看清了自己的模样。真正要写年度总结时,我发现我的2017有些无从下手。
前段时间帮老板做了公司2017Review,发现用图表说话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这一年的进步与不足,当同事都沉浸在公司获得的奖项中,这些图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很多问题。2018我不想再这样混沌地度过,希望能用一些直观数据来反映这新的一年,也希望一年后的我回顾简书的开年计划时,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句“目标已达成”。

用思维导图梳理2017,归纳出四个部分,分别列出收获和不足,期待来年能在反思中改正。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在这年我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但这些事是否促使我们成长,不得而知。所以我希望我能通过复盘和计划去更好地规划2018。
-1- 2017自我复盘

2017年的自我投资重点主要是生活方向,短期旅行以及踏入独居生活之后开始健身的开销。旅行的收获除了多看看世界见见世面之外,更重要的是你从这些单纯的看见之外收获了哪些刺激你去努力去进步的动力。


2017年的理财投资比例不是很合理,风险测评和实际操作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势。收益偏低、理财规划不明确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唯一庆幸的是坚持记账四舍五入两年半,约八百天。

2017年做了两份实习,加入了学弟学妹们“小挑战杯”比赛的团队,在实践中捡回了我的专业知识。上半年,举棋不定是否考研;下半年开始写论文,其中的空档期无所事事,果断投简历找工作,“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7年不断学习的技能爱好,思来想去也只有不断精进的Office办公软件了,简明速成PPT做到上司满意的想帮我申请留用机会。其他方面,上半年跟学妹学素描,下半年沉迷做饭无法自拔。

说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感悟,再来说点习惯养成的感悟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概念,“21天养成一个习惯”不是说我坚持21天就一定养成了;而是我坚持很多个21天,在这过程中我或许会放弃几天,但反复反复地坚持,最终我获得了一个好习惯。
我觉得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觉得21天打卡我的习惯就养成了,这个调查结果是基于更多人在21天之前的放弃,而不是说21天之后没人放弃,这是很多人忽略的。21天之后挣扎着坚持,这个习惯或许才能最终成型;所以请正视自己的反复,不要为这些反复感到太沮丧和一蹶不振,而是和自己的欲望抗争、然后坚持。

当然,2017在不断学习如何和自己相处,在独处中摸索着和过去的我和解、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屡教不改”的缺点。希望来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朝着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努力。
-2- 2018年度计划

2018年度计划的核心要素还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关键点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层次,外在主要是身材管理瘦十斤,内在还是多读书提升素养以及学好英语拓宽眼界。根据这些目标重新划分了思维导图,便于操作。

理财投资鉴于我的风险偏好是保守型,所以做了一个保守估计;自我提升方面则采取了多渠道汲取知识。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渠道的长期积累,同事为了攻坚客户特地去看《风筝》电视剧,成功了解了客户地顾虑和立场。技能学习方面写地较含糊,主要原因是还在寻求专业信息的支撑来完善。

在我看来,不要小看自己任何一次地积少成多。“1万小时定律”的无意识践行者我哥,大学期间阅片(电影)无数,每次和陌生人搭讪一聊电影,就有无数人觉得和他投缘想加他微信。虽然他平时在其他方面经常犯二,但是在电影方面我真的很佩服他的多年“钻研”,并且电影已经成为了他用来打通人际关系的一项可靠技能了,


通过细节分析,对年度计划的进程再进行分类,更细致地了解自己做了些什么。按时统计,一是强化自己从这些渠道获取的知识,二是归纳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年末时再拉EXCEL图表具体分析,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以上就是我给自己做的最简单的用数字衡量的2018年度计划了。乍一看,2017年365天归纳成图表也就是5张表,15条感悟,且短且长;2018年也就是3张“浓缩就是精华的”进度表,更是精简。
但是,“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的同时,细致地记录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我始终坚信“生活是自己的”,选择哪种心态去面对关键是自己。
最后,愿2018不负期望!
嗨,我是热爱生活的陈叁叁:)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干货分享,那就给我点个赞吧;如果你也热爱生活,那就关注我,让我们一同为成为更美好的自己而努力吧ღღ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