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内耗,到自我治愈,读这三本书就够了!
有一类人被称作敏感型人群,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想法也很多;还伴有胆小怕事、柔弱、易受伤、自我认同感低等特点。
这类人,多思多虑,有敏锐的感知力,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都会让他心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脑海里有千百种思绪飘过。对别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比如同事额外推给自己的任务,一边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一边却又抹不开面子。然后,一边干活,一边自我内耗。
这也是曾经的我,在别人看来的“好性格”,“好性情”,自己却活得很累,因此常常陷入自我内耗,身心俱疲。
这一切,与个人成长环境,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只是习惯已经形成,如何摆脱精神内耗,实现自我救赎?
答曰:读书可以治愈一切。因为你所经历的一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已经有人替你经历过,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已有人探寻过。
当我读透这三本书后,认识自己及情绪来源,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接纳自己的平凡,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摆脱内耗,认真地活在当下。
对过去既往不咎,对未来无所畏惧。我明白,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界的广阔,而在于心灵的自由。
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书中蛤蟆先生因为一些变故,精神颓废,不出门,不社交,陷入无尽的自我悲伤中,无法自拔。朋友担心他的状态,将他引荐给了心理医生—苍鹭先生。
通过和苍鹭先生的10次咨询,在心理医生一步步的引导下,逐渐打开心扉。他开始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童年生活经历、家庭环境以及过往遭遇对其性格、情绪和行为模式造成的影响。
蛤蟆先生在童年经历的影响下,形成了易怒、爱哭、抑郁的性格。通过心理咨询,他学会了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不再隐瞒和压抑自己的感受。
他慢慢认识到自己长久以来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识别了自己的情绪来源,最终走向“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是独立自主的自我状态。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才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理智思考,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不再依赖、讨好别人,也不再严格地自我批判。
2.《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以一位自卑、内向的青年与智者的对话体写成,我们可以随着书中两位主角的对话,跟随他们的讨论进入阿德勒式的心灵成长世界。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任何过往的经历,对我们的生活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你是选择了沉浸在创伤里自怨自艾,还是将它当作自己的养分,勇敢前行。
阿德勒心理学说还认为,人的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且独特的。我选择什么, 这是我的课题;其他人怎么对待我的选择,那是其他人的课题。
自由和幸福的终极道路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女性励志小说。作者塔拉出身于一个极端偏激的家庭,父亲性格偏激,兄弟暴戾。她在废料厂劳作,从未接受正规教育,她却凭自学考入大学,从封闭的大山走向广阔的世界。
塔拉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知识的累积和思维的重塑,让她挣脱了原生家庭的精神束缚。
她在原生家庭和自我成长间痛苦挣扎,让每一个性格软弱的人都感动于这种强大、坚韧的力量。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于你的内心”。无论出身如何不堪,过去的经历如何不幸,我们都要有追求幸福与真理的勇气。
当读透这三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去认识自我,远离自我内耗,获得了追求幸福的勇气,彻底治愈了我自己。我有了重塑自我,勇敢做自己的勇气。
“成为自己的山,再去找心里的海,你不必属于出生的那座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