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拓跋宏到孝文帝 - 草稿

2022-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胡畅舟

在永嘉南渡后,时局非常动荡。临近中原的游牧民族,五胡先后进入中原,由每个朝代短暂的统治,但是因为没有文化的根基,每个民族都不服别的民族的统治,所以每个都是短暂统治,使中原非常动荡。但是不能稳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文化基础吗?其实并不是的,武力不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胡汉相处的智慧。而他们相处的智慧,到底谁是主导呢?是胡人还是汉人呢?而孝文帝又对胡人和汉人的相处有了怎样的促进呢?他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呢?他的幼年又经历了些什么呢?

而拓跋宏就是拓跋族的人。我们先来说说拓跋鲜卑的由来,在东汉初年的时候,拓跋鲜卑原本生活在山林之中,到后来,他们翻越大兴安岭,因为在山林之中的草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游牧。来到了呼伦贝尔,也就是贝加尔湖畔那边,那里水草丰满。而后来,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他们因为打仗,占领了河套地区,因为这块地区比较适合农耕,所以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半牡半农的生活,在西晋乱了之后,它们进入了中原,开始争抢属于自己的地盘。每个民族统治的时间都很短,而且也并没有一个民族统治过整个北方。而其中,随着前期的不断努力,前秦差点统一整个北方,但是由于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荷坚本来想在晋军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去攻打晋军。晋军提出了条件,让他们的军队先退后几里,荷坚答应了,可是他们刚一往后退,敌方就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于是整个军心紊乱,大败,而前秦也就此一蹶不振,灭亡。而后来,北魏在拓跋焘的治理下,逐渐兴盛起来,地盘也越来越大,统一了整个北方,而而拓跋焘已经立好了太子,是拓跋弘,而他的生母是李夫人,古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子贵母死,这是从东汉延续下来的,为了避免外戚专权。而冯太后他们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冯太后却杀了拓跋弘,为了让拓跋宏当上太子。此时的孝文帝拓跋宏就被立为太子,而这是为什么呢?但是紧接着他的态度就又转变了,因为冯太后是拓跋宏的抚养人而他在当太子的这一段时间里并不好受,再有一年冬天,因为拓跋宏干了一件小事,冯太后把她关到了一个小黑屋里,在寒冬腊月里,这间屋子四处漏风,几天几夜不给拓跋宏粮食,最后,救拓跋宏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差点儿丢了性命。而后冯太后通过种种方法,让年仅五岁的拓跋宏坐上了皇帝之位,而她就控制了朝政,但是就算拓跋宏当上了皇帝,他依然不好受。只是做错了一小事(也许跟胡风有关),就会被打几十大板。而冯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宁愿杀掉和自己很亲的人,也要让拓跋宏当上皇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中间有很关键的一点,因为冯太后是一个汉人,他很想让胡汉的关系变好,但一直在他身边的皇帝胡风很严重,刚好违反了他的意志,所以他不惜把他杀了。而孝文帝性格本身也更温顺一些,所以冯太后开始从小培养孝文帝。其实我认为,从这一点看,冯太后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不惜不顾及自己的亲情,也要实现胡汉融合的理想,也是一直在为国家的大局考虑,所以在刚开始我认为他那样对待孝文帝很坏,但其实看一看,她也只是想让孝文帝来做正确的事情。此时,拓跋宏不恨冯太后,好像就是天生懂得似的,她懂得冯太后的心愿,而且还非常尊敬冯太后。其实我认为这点并不是一般的人都可以懂得的,但他却可以懂得冯太后的用意,我想这也为他后面会推行汉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其实就是思想上的基础,他懂得什么是对的事情,而怎样做才能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更加有利,我认为从他不恨冯太后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成长。冯太后也表现出了他的风度,有一次,冯太后病了,厨子却端上来了一碗粥,而且里面还有条虫子。孝文帝想要狠狠的责罚那个厨子,冯太后却不动声色,只是让他下次注意。冯太后也非常有实力,在她的处政的时候,朝廷安宁。而在冯太后的教导下,拓跋宏精通儒家,也深知里说的重要性。50岁的时候,冯太后死了。而拓跋宏守孝三年,这也位本来蛮慌的北魏部落有了巨大的文化影响。而在我看来,他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有远见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就是如果他是为了国家而这样做的,那么绝对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为了让国家更加的有精神文化的根基,以及更加有规矩,然后去守孝。而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他是要遵守儒家的规矩的,在他心底里,真正认同了这条规矩,觉得我们就要孝父母,而表达的方式就是这个,而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人情感的原因,对冯太后非常不舍,所以才来守孝。所以如果从两个角度综合来看的话,那么她应该是一个高明,深深认同儒家思想,而有情有义的人。而当冯太后死后,这也就意味着,他要自己把持朝政,而相反,他并不觉得高兴,反而觉得任务很重。而此时,他现在要推行最大的一个政策就是汉化,而拓跋宏有鲜卑人的血,推汉,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深深地认识到了推行汉化的好处,也看到了那些没有文化根基的朝代的结局,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快要统一,所以更应该为文化根基的事而考虑。其实我们要从好几个因素来看,他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一就是从生存方面,汉人的生活其实更稳定,因为他们过的是农耕的生活,也固定住在一个地方。而从第二点在中原,他们也要改变生存的方式,不然的话也无法适应。而第三点就是前面我所说的。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变,而同样这个改变也少不了冯太后的功劳,我想他深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汉化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那么,他想要推行这些来从何着手呢?要想移风易俗去汉化,就要到汉人的地方去,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他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去邺城,第二个选择则是去洛阳。其实,从各方面来分析,去前者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第一前者比较近,而且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用渡河,还可以兼顾草原。但是他选择建都洛阳,照他自己的说辞就是那么多朝代,有很多都建在洛阳,哪有,现在邺城的呢?其实他这里的选择也是可以思考的,他选择建都洛阳,证明了一件事情,他对汉化的决心很彻底,不惜一切代价和成本,而且离草原更远,也就意味着他永远都不打算回去了。但是他的文武百官都在草原里呆惯了,哪肯迁出去呢?这种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于是,孝文帝就使了一个计策。三年守孝期满,拓跋宏说,要大举征伐南边的齐。虽然大家很不理解这种想法,于是又开始占卜,最后占卜的结果是顺,可以去讨伐。但是拓跋澄反对,觉得这相比起顺来说并不符合,于是拓跋宏对他说出了真相,拓跋澄也在支持他。而他们现在已经出发了,因为一路上遥远的奔波,他们都已经人困马乏,根本打不下去了,但是碍于面子等各种原因,又不能回去,于是拓跋宏才说出了自己迁都的想法。到洛阳之后他们又新建了一个洛阳城,大量鲜卑人涌入中原,那么到底该怎样汉化呢?他们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市民全都改穿汉服。第二项则是都说汉语,第三项是都把籍贯改为洛阳死也安心在洛阳。第四项则是把姓氏改为汉姓。第五项则是鼓励通婚。但是我们看着这个好像只是表面的,难道仅仅真的只是表面的吗?其实还是有作用的,跌像的作用就是由于相貌的改变,由便于习武改为了便于里说。第二点说汉语则是可以看汉人的文化,这样的话,更更有助于汉化。而第三点则是断绝了回草原的念头,因为生在这里,死在这里,自然也就无法回去了。而第四点改姓氏,也就是从姓氏的角度来汉化。第五点是从娃娃做起,鲜卑族的人和汉人通婚之后,汉人可以教宝宝汉族的东西。而这样也就不再会有天然的冲突。但是孝文帝的太子元恂是个反对派,因为他不爱学文化,身体也比较胖,也不爱穿汉服,甚至每次袁弘给他送衣服,他都把那个衣服撕的粉碎。总而言之,他对汉化很不友好。在496年八月的时候,孝文帝出游,元恂留守在京城,居然想要带兵回到平城,还好被人发现阻止了这件事情。那么,孝文帝该怎样处理呢?他的处理方式是先亲加杖责,然后再把囚禁起来。后来又把它废为庶人。那么,他这样做到底对吗?其实我认为这也是孝文帝一生最大的一个疑点。他这样处理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首先,那时太子才14岁,而且反对并不是他自己的原因,可能就是有很多他不适应,他只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这其实也就变相的说明了,营造的汉化环境不够好,而且并没有从精神上真正的深入汉化,虽然说上面的那些条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让鲜卑人接受儒家的观念。他们还是想要回到草原,回到自己原来生存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其实他这件事情处理的并不不够好,他还是想靠一个暴力或者野蛮性来推行汉化的这件事。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到这一步的时候,我认为方式已经不太正确了。而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统一天下。但事实证明,孝文帝虽然在文的这方面很擅长,但是打仗是真的不擅长,他去攻打南方的齐国,虽然说那边的实力越来越差,但是打了好几次都没有打下来,反而损伤了很多兵力,后来病死,年仅33岁。

其实我认为他死的时候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他多活几年,那么也许北魏的结局会有所改变。但是毕竟所有的人都不是完美的,我们也并不能要求孝文帝是完美的,他可能在文化和精神这方面上有所特长,但是在打仗这方面上并不特长,他如果想有一个自知之明,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只能说他这一生有错误也有正确的地方,他很喜欢儒家,很赞同他的那些大道,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方向。汉化很正确的选择,也为北魏的文化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这都是他好的地方。但也许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后面,因为没有战争才能,所以两场大战全都败了,他有功有败,我认为这也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