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心城』在寂寞中读思寂寞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1』
他说它是“一本寂寞的书”,我的读书经验中倒是这样的,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弄得不读它好像就不是人似的”。哪本书呢?“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2』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
人生的经历是这样,还好理解,一本书的“出世”经历是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读到——知道。
1854年是怎样的年代?美国是1776年建国的,恰在其建国的78周年,该是对“美国精神”的形成有所影响吧?在我们,则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大清国时,那时还基本“闭关锁国”中,中国人是不大能够读到它的。
距今呢?计算器显示是167年了,怕是国人中阅读它的还是“小众”,或者想读之,但读着读着便“不知所云”而半途废之了。我下定决心:一定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读完,且如此读两遍,看其所云何在,好在何处,印染我心怎样。
『3』
“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悟出深味。”
他这样评述它,我就更是好奇了——一本世界名著何以这样“遭遇”?非对它来个“咬文嚼字”不可!“寂寞”到底是怎样的真象,也非得体验出来不可!
『4』
“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这是一位名作家读《瓦尔登湖》的感言。是否有点“太夸张了”呢?或是“一夜之感”?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非亲口尝尝不可!”
那就在夜深人静时,极耐力地细品尝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