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如何用为好?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淡彩mm

✨新教材特点

1、板块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孩子跟父母、老师一起读充满童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科普等,鼓励创造使用朗读、讲读、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

2、先识字,再拼音

3、缩减课内精讲,扩大课外阅读量

“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在温儒敏看来,扩大阅读量是改革的方向,因此“部编本”语文教材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4、选篇减少时文,增加经典篇章,兼顾时代性和经典性(古诗词、革命传统教育)

5、识字减少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的识字量从400字减到300字。300字的基本字表是以王宁教授为主的北师大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依据大量对小学生阅读的调查,从字频的角度来确定先学哪些字。另外,还要考虑字的结构等,看哪些字先学,更有利于孩子们理解与记忆。比起以往经验性的安排,这样显然更加科学,也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到底怎么教?

《何捷老师的教考同步指南》

1、语文怎样才算好?

(1)标准——无法量化确定(课标均值、核心素养、反向思考“什么不是好的语文”)

提醒确定标准时不要武断下结论,也不要盲目追求极致。所谓武断,就是思考很浅,简单固执地认为要这么做就好;所谓极致,就是不断拔高要求,让“好”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理想化文字条款。

(2)教学

课堂好的样子——不要陷入“儿童中心”的泥潭

做好示范,锤炼好自己

课堂控制——三个层次(教师的个人威信,教学设计,指令或任务)

在设计上提出“三字经”

无:少折腾

容:包容和欣赏

放:思想自由,学习才会快乐

2、日常这么教才好

✨阅读教学要素(混合、设计、能力)

✨写作教学要素(备课、存在、管理)

✨课外阅读指导要素(推荐、序列、方法)

✨教材解读要素(认识、读懂、教好)

3、考前这么教才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