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背后,阿里、京东、拼多多到底在争什么? - 草稿
从双11到618年中大促,电商平台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同时也引发了亿万用户的购物狂欢。我们不能说这到底是好是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几个由电商平台发起的促销节日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大肆购物的最佳选择,而且这几天平台的促销力度很大,很多产品都会进行打折销售。
而对于阿里、京东、拼多多这几个大平台来说,节日促销已经成为他们互相比拼最好的舞台,谁能表现得更好,谁就能压住其他平台一头,同时也能彰显自己在业内的地位。为此,三家平台也是各显身手,积极运作,希望可以借助这场活动来提高平台业绩。
因此,如今的618已经成为各大平台和各大品牌商比拼销售业绩的节日,这样真的好吗?
电商促销大战背后的暗战
就在618前夕,格兰仕对天猫提出了抗议,主要内容是它在5月28日拜访拼多多之后,其在天猫平台的搜索端陆续出现了异常情况,这导致了其在618期间的产品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天猫官方的态度是格兰仕并没有出现异常,其在App端的显示都是正常的。不过,格兰仕对于天猫的回复并不满意,并且认为这其中是有别的影响因素在的。比如,格兰仕和天猫的竞争对手拼多多有了联系。
而或许格兰仕的这种猜测没有依据,但是电商平台的二选一已是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双十一、618这样的大型平台促销节日中显得尤为突出。这就不得不提到电商平台的运作模式了,虽然阿里、京东、拼多多在业务上会有差别,可是他们与商家的关系一直都是合作关系。平台为商家提供平台流量,而商家要缴纳各种平台费用,因此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标准就是看谁的平台销售额更好。而像是格兰仕这样的大品牌厂商如果能够进入平台,就会显得平台的实力更强一些。
阿里天猫虽然行业市场的份额占比很高,可是并不意味着京东和拼多多就没有威胁。他们一个在数码3C领域常年占据行业优势,一个利用拼购模式打开了下沉市场,成功挤入阿里、京东的腹地,可见其实力。618是一个彰显平台实力最好的舞台,拼多多和京东想要挑战阿里的地位就需要在这个舞台有好的表现。
电商平台借助618促销来提升平台的销售额是一方面,各大平台之间的暗自较量才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从数据比拼到平台商家的比拼,再到平台实力的对抗,很显然在之后的竞争中各大平台之间的暗战会越来越激烈。
618大促背后的全民焦虑
其实,最早的平台促销活动是阿里推出的双十一,而618是京东后来推出的,只不过现在电商节大促活动几乎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狂欢。每到一个大促节日,商家、平台早早地就开始进行活动预热,准备出手的用户很早就把购物车填满了,只待时间一到就交款等待收货了。而在大促前后,人们讨论的也多是买了什么优惠的商品,还有什么打折了的好东西自己还没买到。
虽然在这些大促销会上,是有很多的商品都在打折,打折力度也是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按照最后付款额来看,买的东西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多。而特别是在全平台都在打折的环境之下,很多用户会购买很多暂时用不到的东西,如果有什么东西没有买到就会变得很焦虑。
而如果平台和商家的销售数据不怎么好看的话,它们也会显得很焦虑,一方面是要与同行业竞争者进行比拼,一方面还要利用好的销售数据来拉拢新用户或者获得潜在用户的好感,这些营销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全民消费升级的现在,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这并不表示平台就会有好的销售量。特别是电商狂欢节背后几乎是一地鸡毛了,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冲动消费购买了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自己也只有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买单了。
电商促销节真的好吗?电商平台们到底在争什么?
毫无疑问,电商促销节最后还是电商平台获得了最大的好处,这几天的平台销售额相当于平常百倍千倍的量,而且无论是平台品牌价值度还是曝光度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不少的消费者也是从这场活动中得到了优惠。但是电商促销节日越来越有变味的意思,特别是参与的平台越来越多了,竞争就会更加的激烈,大家吸引用户就只能是通过价格优势,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优惠补贴,产品价格也就会变得比较混乱。
像是阿里、京东以及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它们争夺的是用户,是市场,也是未来。如果平台没有更好的销售额,那么也表示平台的消费用户价值度不高,这也意味着平台在产品的运营上是有问题的。因此,这些销售数据也将成为检验平台实力最好的试金石。
笔者认为近两年的电商促销节越来越多了,从最开始的时候双十一,到现在有了618,还有双12、年终大促等等,几乎每个一两个月就有一次大促销,而平台为了争夺优质商家也是开始逼迫他们进行二选一,一个品牌商家几乎只能有一个主销售平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各大平台争夺市场资源和用户却是很难保证市场秩序,真的背离了商业的本质,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