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爱生活

“没想到邀约一场爬山之行,却是彼此友谊的终结”,阅文感受分享

2023-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变笑笑生

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前几天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友情破裂和嫉妒。看完后感慨挺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阅读。

以下内容是我看完文章后的一些想法以及一点感受。

01、

文章提到作者看到一篇贴文,讲述贴主自己和朋友之间情感变化,表面缘起于邀约爬华山,导致一段友谊完结,而实际上另一位朋友丽应该心中早有想法。

贴主表示感觉到自己和朋友丽之间感情慢慢变淡,有些失落,而她本人不想放弃这段感情,想着挽回,于是试着对朋友发出爬华山邀约,打算选个空闲时间一起爬华山。

贴主和贴主朋友之间的对话,看完后让人窒息。

丽这怨气是有多大啊,才会从37度的嘴里说出绝对零度的话。

贴主想不通,于是把和丽之间的聊天记录发了出来,或许她是想问问广大网友的看法吧。

文章中提到,很多网友留言表示丽是因为嫉妒,很酸,像柠檬精。

02、

当初看到@青年文摘上的这篇文章,其实当下并没感觉到丽的酸劲儿,更多的是感叹毕业才几年啊,把曾经两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拉扯得如此粉碎和割裂。

作为第三方的读者对于文中提到的两位并不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更是完全不知,所以当时看完后我是很郁闷的。

同时也想到了很多已经过去的事情,发现身边也确实有很多人慢慢的就隐身消失了,而并不只是他们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也从他们的生活中完全且彻底的消失。

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这是长大后的代价。

而从小妈妈也告诉过我,长大后尤其是好朋友们陆续出入社会,工作,结婚生子,大家会越来越没共同话题,会渐渐疏远,这是很正常的转变。

大家分开后,有些人可能就是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就算是在同一个城市也少有交集,环境变了,身边的人变了,就会重新接触新朋友,融入新环境和情感之中。

而当初沟通工具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便捷,如果遇上搬迁拆迁,就真就是一分开很难再相逢,最终都是靠缘分了。

所以,其实在我的内心,我一直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转变,不强求,不奢求,不纠缠,更不会去将就。

之所以我看到这篇文章触动会那么大,是因为现在即时沟通工具如此便捷,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的隔阂和误会,感觉文中的两位完全南辕北辙,很难想象大学时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贴主贴出的聊天截图也不算多,只能针对贴出的信息了解当时她们的一丝丝情况。

丽说的那些话语,贴主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一段友情就此完结。

丽给我的感觉是一位内向的女士,而贴主是外向的女士,毕业后一个留在武汉,一个留在西南。丽结婚生子组建家庭,而贴主感觉应该还没有组建家庭。

其实发生在她们两位身上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当初微信朋友圈才诞生的时候,大家都爱发消息,晒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而不知何时,越来越多的人彻底从朋友圈消失,给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了半年可见,一月可见,三天可见,甚至是直接关闭了朋友圈。

而此时的朋友圈早已经沦为广告圣地,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每天变着花样不停发着,甚至还自导自演搞起情景剧。

其实吧,喜欢分享,喜欢记录的人始终会分享,不喜欢看就别看,这根本就是没有交集的事情。

如果遇上照片或视频搞得好的,点个赞咯,留个言咯,是完全可以的呀。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别的无法理解的想法。

这或许就是,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文案,同样的图片,断句不同,也会有各种不一样的解读。

这里我又想到了,丽说贴主跟风去网红地,华山怎么就成网红地了,我真的很不能理解。

说完后还要抬下自己,说下自己再踩下贴主。

哎,所以在第一遍看完后,确实被震惊到,很难去理解,也很让人无语。

但同时我有点同意作者在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和分析,并且还学习了新知识,知道了匮乏式补偿

匮乏式补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感到不足时,会采取过度追求相反一面的方式来保持心理平衡。

在匮乏式补偿的机制中,人们会在某些方面感到自卑、不足,因此会过度追求相反的一面来弥补这种不足感。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非常自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具备某些技能或特质,而这种自豪感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的不足感。

我把这理解为越缺什么越晒什么越去追求什么并以此来达到所谓他们自己认可的价值,极端的力求达到一个平衡,一个能让他自己认可的一个平衡。但这样的平衡其实并不是明面上的,更多的是在背面,因为本身就没有这样的平衡,更多是来自心理不足的另一种模式的抵消。是欲望的驱使,是不满足感的诱惑。

所以,这样是不健康的一种行为。

一旦用力过猛打破某个平衡,就会适得其反,最终肯定会被其反噬。

回头再看丽,或许因为家庭,工作等原因,导致不能旅游或是做其它事情,而以前跟她同一屋檐下的贴主现在则完全过另一种人生,于是产生了心理落差,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或许连她自己也没意识到吧。

我认为嫉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和情感。

它有着普遍性和复杂性,并不会随着时间或某个事件的结束而转移或减退,当然这并非全部,主要需看个体本身。

躲不了也避不开,并且还可能会启动我们身体内隐藏着的洪荒之力呢。

首先我并不排斥“嫉妒”产生,也不认为它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种情绪,坦然面对并接受。

学会向内看,也就是自省。

更多的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但千万不要有羞耻感,不要认为自己有这些想法很“卑劣”。

要明白的是,我们都会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力超群的同事,六边形全能战士等,这还真就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事情,于是我们产生嫉妒羡慕等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恨”。

这真没必要,能人志士这个世界多得很,恨得过来么?讨厌得完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世界上没有哪个人的情绪是毫无波澜,毫无情感碰撞,除非不是血肉之躯的真正人类。

我一直认为负能量,负面情绪,不应该强制压抑,而是需合理发泄和表达出来。

多从自我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要求我们做“反思怪”,对于这点我本人也是非常厌恶。

那到底该如何才能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和不良情感呢?

其实这很难回答,而且也无法做到,就像我前面讲到,没有人是毫无情绪,除非不是血肉之躯的人类。

目前为止,小北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正视自己的情感诉求。

现如今如此便捷的即时通沟通工具,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立刻联系上好朋友,而不再像以前一旦失去联系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当需要情感倾诉的时候,最好事先礼貌询问一下。不要一来就把大量负能量倾倒给你的好朋友,这样很容易吓跑对方的。

最后,给几个建议,我们一起讨论,如果觉得有用就打包抱走不要保留,如果觉得毫无用处就请务必告诉我们更好的方式,我们要多多学习呢。

第一换个方式思考及看待问题,就会收获不一样的运气

很多我们看到的事物,大部分是表面上的荣光。

例如,只看到别人在这个暑假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自己什么都没有收到,从此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生一定变化。

如果后期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小伙伴发展越来越好,而自己则一年不如一年,肯定也会无比嫉妒。

可发展得好的伙伴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所呈现出来的荣光而并没有看到其背后的不懈努力和艰辛。

如果自己好好客观正视这个问题,那么即便是没有收到通知书也可以通过后期努力考取合适的学校继续深造,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叹气。

所以啊,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禁锢自己,同样会收获属于自己的荣光。

第二正视且客观的分析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适当做一些改变

尽量找到产生这种情绪,负能量的来源。是因为自己此刻被欲望吞噬而看不清前方,还是就是因为妒忌而妒忌。

但凡搞清楚了,都不会那么抓狂和胡思乱想。

分清楚什么是嫉妒,什么是羡慕,什么是欣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背后的自己,不要惧怕面对拥有黑暗属性的那个自己。只有当我们搞清楚一切根源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处理。

第三发掘出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只有当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价值以及独特魅力后,才能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让一切变得极端和盲目,虽然我晓得,有些分寸很难把握,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尝试。

只有当开始后,才会知道大概走向,才会发掘出宝藏。

第四永恒话题,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能放弃学习和自我的提升

寻找一位优秀的人作为阶段性既定目标,但切记不要走极端,而是永远跟自己的昨天做对比。

虽然有时候我觉得这话前后矛盾,但着重点我则是始终放在昨天的自己这边。

因为我始终认为设定的目标人物,跟较劲的对比对象并不矛盾,而昨天的自己是我最为真实能感受到的一个固有目标。

还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无法触及的原因,环境,和客观条件,这样无形中又会给自己增加非常大的压力和走向深渊的欲望,所以,我宁愿始终把较劲对象设定成昨天的自己。

关于这点,我认为大家可以自行发挥,找合适自己的最好。

而我们将注意力,专注力,执行力都集中在自己这边,寻找自己的潜力和空间,努力向目标靠近。

与其把时间放在嫉妒别人上还不如多多内视自己,提升自己。

第五走入社会走入群体,合理发泄释放压力,让自己随时保持愉悦好心情。

以前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来打扰自己。

现在开始慢慢转变。

人始终是群居生物,有其社会属性,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社会,即便不跟现实中的人接触也会在网络世界里跟人接触吧。

所以,懂得分享,遇事寻求专业人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有些问题一直困扰我们,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就容易自我囚禁和走极端,不如试着敞开心扉。神奇的是有时候就是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解开某些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

如果实在有困难不愿意走出来,也可以试着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发泄和舒缓的过程。

其实写到这里,我也能理解一点贴主和丽的情绪和能量变化。

她们的分水岭在大学毕业就已经开始。

写在最后:

情绪抽出来,整个码字过程,有几位的身影也同时出现在我脑海中。

有些人,有些事还真就是会在特定条件,时间,环境下就会冒出来,这谁能控制得住嘛。

人生就像一辆长途汽车,绝大部分人只能陪你走完一段,同样我们都是彼此的过客。

到某站后,要么是你下车,要么是我下车,要么是其他人上车。彼此再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或许我们会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再次相遇,却早已无法记挂,甚至根本不知道曾经相遇。

而当车行驶到终点时,才发现司机师傅和长途汽车才是最后的守护者,他们见证了人来人往和熙熙攘攘。

只是最终他们也没逃离掉,也是彼此的过客,报废的报废,离去的离去。

趁现在,脑子里浮现的谁,如果可以,如果还有机会试着抛个问候给他/她吧。

如果遇见是最美好的开始,我决定与你相守相伴。

这不,电话响了,小北就收到了红包

,今天是被完美且愉悦的红包封印上。

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谢谢你们。

祝大家,幸福快乐良人相伴。

Good Day

2023.8.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