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不平陂,无往不复:立春过后看三候,古人为何称其“鱼陟负冰”
无不平陂,无往不复:立春过后看三候,古人为何称其“鱼陟负冰”
《易经》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这句话里,有两则传说。
上古伏羲时期,圣人伏羲始演先天八卦之初,苦思冥想,却好无头绪。
一天,他来到了位于孟津县境内的黄河河畔。 就在此时,黄河中浮出一匹马,身上还画着黑白的斑点图案。古人后称此马为“神马”、“龙马”。
这些马背上的黑白斑点,也不是普通的斑点,而是后人称之为“天地神数”的“河图”。伏羲圣人由此发明了“先天八卦”。
另一则故事与大禹有关。面对肆虐的洪灾,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禹奉命治水,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这时,洛阳洛宁县的洛水里,一只大乌龟驮出一幅神秘的图案,背部也很有特点。
这只神龟也不是普通的大龟,他背上的图案更非普通图案。后人称为“神龟”。
这只神龟背驮“洛书”,献给了正在发愁的大禹。大禹根据“洛书”的图案,由堵变为疏,不但成功治服了水患,还由此将天下划定成为“九州”。
“白点为阳,黑点为阴。天数相加为二十五,地数相加为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从上面的两则典故中,不难发现,古代圣贤们,正是受河图、洛书的启发,才制定出了“八卦九畴”,用于管理社会,治理天下。
”穷万物之理,通万物之性,知万物之命者,百事备于我矣。以万物之目观万物,以万物之耳听万物,以万物之言论万物者, 三才之振立矣……”
神秘的河图、洛书文化,也由此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和文明的源头。2014年12月,“河图、洛书”的传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实用易经》、《趣味易经》专栏,《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从易经看,立春到雨水三候15天该做啥》和《立春“二候”:蛰虫始振!易经:“包荒、朋亡”,想告诉我们什么》两篇文章里,“源易缘”谈到了立春后的初候和二候的来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月19日,将进入一年之中的雨水节气。
今天,我们将继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易经》和著名易学者、教授黄来镒先生分享的《立春三候》文章,来谈谈立春到雨水,最后一候的来历。
月令72候中,谈到“三候”时,依旧用了4个字:“鱼陟负冰“。
”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都与《周易》中的64卦的爻动卦变有关,那么,”三候“又是怎么来的,为何又被称为相为”鱼陟负冰“呢?
在黄来镒教授分享的文章,谈到了一个观点。”三候“的变化,还是与泰卦有关。由泰卦的九三爻变化而成。
易经中,地天泰卦的下卦九三爻变动,由八卦中的乾卦,变为了兑卦。
在易经八卦中,兑卦居于西方酉金之位,其色为白,为阴,为少女,为妾,为沼泽之物,有鱼等类象……
兑卦为“鱼”,其上三爻为坤卦,坤卦三爻皆阴,因此古人称其为“冰”。
汉字中的“陟”(音zhi)字,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有“攀登、上升、提升、提拔、升迁”之意。
《易经-说卦传》里谈到,乾卦为”冰“,坤卦的象传说”厚德载物“,载者,”负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指出:”陟,升也 :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可见,立春后的第三候,正是由泰卦的九三爻变化而来。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下泰卦九三爻的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爻辞中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是说,大千世界中,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变的、是一帆风顺的。
没有陡坡,就没有平地,没有只付出,而没有回报的,天圆地方总是会回来的……
泰卦九三阳爻,居阳刚之位,还与上六爻正应,他的上面面临着强大的三个阴爻,处境艰险。于是圣人教导我们,需要在艰难困顿之中,坚守正道,守住自己的本色,保持诚信的好习惯,就不必担忧,就没有灾难,且还有口福,也不妨与人同享。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