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儿圆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唐山文学》选稿平台,ID:白鸿铎,文责自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是一年月儿圆。随着年龄的增长,过节的氛围不再那么浓烈,反而平平淡淡,内心深处感觉不到一点儿节日的气氛,岁月的皱纹无情地爬上了脸颊,再也无法回到儿时欢乐的时光。
懵懂的儿时,对节日比较敏感,过节成了儿时最开心快乐的时刻。小时候缺少食物,只有过节的时候小朋友们才能吃到好吃的食物,尤其是中秋节,不但能吃到月饼,还能吃到一年中吃不到几次的水果。那时候的日子,苦却快乐着,孩子们的笑容没有一丝丝伪装,天真而烂漫。
记得儿时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开始打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包馅子的并不多,都是白面掺和着少量的糖,用木制的月饼模型放上和好的面,用手在模型上使劲的压,一块月饼就做成了。然后把压制好的月饼,放到滴油的火盖上烙,一个火盖能放五六张月饼,一边烙一边用铲子翻,一会儿功夫就熟了。小时候待在火盖旁边,我总是耐心地等待着妈妈烙月饼,月饼一熟,妈妈用铲子把月饼铲起来刚放到盆里,我便急不可待地用手从盆里拿起月饼就吃,咬上一口,嘴被烫的一咧一咧,烫手的月饼在两只手中来回倒腾,逗得隔壁来帮妈妈烙月饼的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小时候妈妈自制的月饼特别香,打好后放到瓷坛里,能吃很长时间。
那时候的人们缺吃少喝,有点好吃的都舍不得吃,有的人家月饼甚至放到了快过年的时间。记得小时候妈妈领着我到一个大娘家串门,坐了一会儿后我磨着就要走,大娘便到一个房间给我取来一块月饼哄着我。我家的月饼早就吃完了,而大娘家还存放着月饼,月饼放得时间长了就会有一股蜡油味,但那时候依旧是难得的美味食物。
小时候的水果少得可怜,不像现在到水果店就能买到;水果店里没有的水果,打开手机网上各种水果齐全,想吃啥水果网上就能全部买到,即使北方稀缺的水果,只要加入购物车,两三天时间就能从南方送到北方的家门口。
七零年代的条件,村里来个卖水果的也是骑个摩托车或自行车,车后的车架上一边带一个篓子,里面装着单调的一种水果,很长时间来一个卖水果的,村里人买得也寥寥无几。碰上几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哭喊着让大人买,实在没办法,大人只好回家拿点粮食给孩子换水果。到了冬天,孩子们更是很难吃上水果。记忆中孩子们能好好享受一顿水果,唯有中秋节的时候。
中秋节是秋收归仓的时候,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大部分农作物都收入农家粮仓,只有土豆、玉米等延迟的作物农民还在收获中。这时候,村里来卖水果的也逐渐多了起来,街上的吆喝声响彻全村,村里家家户户开始“购买”中秋节必备的水果。所谓的购买,其实大都是用家中的粮食置换,孩子们开心地在街上拿着水果,蹦蹦跳跳满街跑。
记忆中最深的是一种红红的小果子,站到村子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果香味。中秋节时候,村人们都会买这种果子,买了后存放在木柜里,果香味久久留存。那时候,家家户户孩子多,大人分给孩子们的果子,孩子们都存放在用线绳子编织的果络里,一个果络子能放五六个果子,孩子们经常挂在脖子上,香味四溢。在街上,小朋友们人人脖子上挂着一络子红红的果子,围在一起比谁的大谁的多,成为街上的一道新风景。
因为家中买的果子并不多,孩子们大都舍不得吃,想吃的时候低头闻闻,解解嘴馋。实在经不住果香的诱惑,就小心翼翼地取一个吃,等吃完果络子里的果子后,很长时间就过去了,再问妈妈要上一络子果子,能吃好长时间,中秋节过去很长时间后,有的孩子果络子里还留存着果子。
中秋节的晚上,是一家人团圆的时间,也是大人和孩子们最开心快乐的时刻。饭前,家人把打好的月饼和买好的各种水果,放到一个大木盘子里,摆好各种形状,准备供奉月亮爷爷。放在盘子里的月饼和水果,大人们说谁都不能先吃,等吃完饭供完月亮爷爷才允许吃,并说是先人们留下来的习俗。
等待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把满大木盘子的月饼和水果,拿到院子里的最高处供奉月亮爷爷。此时,月亮又大又圆,照得大地一片明亮,家中的孩子们围坐在炕上,望着明亮的月亮,看着盘中的果实,耐心等待着晚饭。等吃完饭后,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这时候的月亮分外大而圆,端回盘中的月饼和水果,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时至今日,感觉那时候的月饼和水果特别香甜。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长大,常听到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儿圆呀,妈妈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哪……”
每到月儿圆的时候,想起小时候的时光,满满的回忆。